大多数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误解了财产权( 二 )
【大多数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误解了财产权】现代社会 , 不仅个人的物质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个人的各项自由和权利(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更是神圣不可侵犯 。 然而 , 在现实中 , 当有形的财产被侵犯的时候 , 人们都会穷尽各种途径挽回损失 , 而当各种自由和权利被侵犯的时候 , 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也是对“财产权” , 而且是对最重要的财产权的侵犯 , 更遑论追回损失 。
财产权首先保护的 , 是穷人的权利
人们通常认为 , 财产权是富人的专属权 , “保护财产权”保护的是富人的权利 , 是对富人的偏袒 , 对穷人的不公 。 这是对财产权最古老、最严重的偏见 。
试想 , 面对财富缩水、强者的掠夺 , 以及土匪强盗的抢劫时 , 谁能有更多的办法保护自己的财富?答案显而易见——富人总有更多办法规避风险 , 保护自己的财产 。
不仅如此 , 每当战乱、社会失序时 , 穷人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要么成为权势者的附庸 , 遵从“不服从者不得食”的游戏规则 , 要么铤而走险 , 希望通过暴力手段成为新的游戏规则制定者 。
如果财产权不受保护 , 财产就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富人(权势者)手里——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从穷人那里拿走更多财富 , 而不必受任何道德上的谴责和法律上的制裁 , 结果出现富人越富 , 穷人越穷的“马太效应” 。
相反 , 保护财产权 , 首先意味着从根本上限制了富人侵犯 , 甚至剥夺穷人财产的权力 。 “风能进、雨能进 , 国王不能进” , 这一古老的谚语 , 揭示的正是这样一个公理:不经过所有者同意 , 任何人无权冒犯、掠夺他人的财产权 。
不仅如此 , 保护财产权还保护了穷人变成富人的权利 。 众所周知 , 财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 而市场两大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一是通过分工有效配置资源 , 从而提高经济效率;二是激发创新的涌现 。
因此 , 保护财产权的直接结果就是社会总财富的持续增长 , 穷人的财富也会水涨船高 。 在市场经济中 , 那些聪明而又勤奋的穷人 , 很快就能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 , 而那些具备企业家精神的穷人 , 还可以通过创业 , 变成富人 。
总之 , 在财产权受保障的社会 , 遵循的法则是“不创造者不得食” 。 因此 , 穷人比富人更需要对财产权的保护 , 对于穷人来讲 , 怕的不是穷 , 而是没有致富的权利和自由 。
文章图片
平等地保护财产权
而非追求财产的平等
财产权常常被指责为导致社会不平等的罪魁祸首 。 以此推论 , 要从“根源”上消灭不公 , 实现人人平等 , 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和实践:
一种是消灭私产 , 一切财产交“圣库”;一种是主张“均贫富” , 实行平均分配 。 前者否定私产 , 后者强调结果平等 , 看上去都似乎更符合很多人对“平等”的诉求 。
平等 , 是一种美好的价值 。 然而 , 平等必须符合正义的理念 , 背离正义的“平等” , 往往成为邪恶的同义词 , 而正义 , 最朴素的解释 , 就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 。 ”保守主义鼻祖埃德蒙·柏克说 , 平等的含义是“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 , 而不是平等的东西” 。
一个谁都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是:人先天禀赋存在的差异 , 决定了人与人起点的不平等 。 基于此 , 每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也是天差地别 。 在此前提下 , 追求财富平等的实质 , 不过是剥夺一部分人的财产 , 让一部分人为另一部分人服务 。 结果只能是越来越多的人幻想不劳而获 , 创造和创新活动停滞 , 最终出现“贫穷面前 , 人人平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悲痛!代驾小哥惨遭门砸死,生命最后6小时,他有多绝望?
- 比悲伤更悲伤的爱情语录,心酸催泪,痛入骨髓!
- 今天才知道,对人体最有害的情绪,竟然不是愤怒与悲伤?
- 本文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报文字丨林清玄主播丨秋阳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生活的态度。|夜读丨林清玄:如果老是看着船尾,生命的悲怀是不可免的
- 朱之文|人到五十,最大的悲哀是轻易帮助了这两类人,希望你没有
- 小人|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把老实人逼成“恶人”,是世间最大的悲剧
- 婚姻|五十岁以后,人生真正的悲哀不是没钱,是没有这三样
- 婚姻|中年人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把自己活成这样,但愿你一条别占
- |离婚是女人的悲剧?有些人就是做不了夫妻,复婚不如单身
- 浙江婆婆雇凶杀死儿媳:悲剧的根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