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文摘96志在蓝天黄志千黄志千。|志在蓝天黄志千( 二 )


留下“群星灿烂”
除了专注技术业务和管理工作 , 黄志千对年轻人的培养更是不遗余力 。 他要求青年技术人员要具有严格的工程素质 , 特别重视预研工作 , 甚至亲自给他们上英语课 。 为使设计人员尽快掌握设计技术、提高业务能力 , 他组织编制了多个基础性技术大纲、制度 , 掀起了一阵又一阵大练基本功的热潮 , 为后来自行研制歼击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965年5月 , 黄志千接受航空工业部的派遣带队前往西欧 , 乘坐的飞机失事 , 他不幸罹难 , 年仅51岁 。 为天空而生 , 又在天空陨落 , 这位航空赤子以悲壮的方式告别了他挚爱的飞机设计事业 。 之后 , 他的学生们继承了他的遗志 , 成功地把歼8战机送上祖国的蓝天 。
与黄志千共事的人 , 都听过他提出的“苗子、尖子论”:“要注重发现和培养技术拔尖的尖子和技术不那么拔尖、却也有很好潜力的苗子 。 苗子出尖子 , 尖子带苗子 , 苗子带全体 , 互相促进 , 搞活人才队伍 。 ”
顾诵芬无疑是“尖子”的代表——早在歼教1研制初期 , 年仅26岁的顾诵芬即被黄志千委以设计飞机气动布局的重任 。 时至今日 , 年过九旬的顾诵芬院士仍然记得恩师的教诲:“志千同志对我们这些晚辈十分关心 , 要求我们有严格的工作素质 , 培养了我们良好的设计习惯 。 他常说 , ‘这些青年人 , 将来是我国飞机设计的宝贝 , 要把他们的基本功练好 , 练扎实 。 ’”20世纪60年代初 , 顾诵芬担任歼8气动布局设计的副总设计师 , 为了战机上的一处改进设计进行了大量数据计算 。 不少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 。 黄志千了解情况后 , 鼓励顾诵芬坚持大胆创新 , 直到做出最好的设计 。
在“飞豹”战机总设计师陈一坚院士的眼中 , 黄志千是一位近乎苛刻的老师 。 一次 , 黄志千问他一项技术数据 , 他凭记忆随口而答 。 黄志千带着他一起查阅资料 , 并语重心长地说:“设计师要有严格的技术素养 , 要认真查资料 , 记忆难免有失误 , 万一失误 , 后果就很严重 。 ”
“我们技术上出现了失误 , 志千同志不是责难 , 而是经常鼓励我们如何去消除失误 。 ”管德院士曾经这样回忆 。 有一次 , 黄志千发现年轻的管德对一个技术问题认识不到位 。 他带着管德对一组组数据进行比对 , 还给他讲解国外先进设计理念 , 见他听得意犹未尽 , 就把自己编写好的《歼8型飞机强度计算原则》小册子送给了管德 。 在黄志千的激励下 , 管德顺利完成了歼8飞机气动弹性设计工作 , 建立了一整套颤振计算程序 , 奠定了我国航空气动弹性专业的基础 。
本文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文摘96志在蓝天黄志千黄志千。|志在蓝天黄志千】一颗星星陨落了 , 但天穹依然群星灿烂 。 在黄志千之后 , 昔日稚嫩的苗子 , 很多成长为专家、院士、飞机设计单位的领导 , 成为航空领域的开拓者和带头人 。
(摘编自2021年10月27日《沈阳日报》寇俊松/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