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1、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 , 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 , 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
2、享宴祈寿
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享宴祈寿习俗古代在各地流传甚广,在一些文学著作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汉代《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 云令人长寿 。”又《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时节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 , 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发展至今 , 摆敬老宴、饮宴祈寿风俗仍在中国南方一些地方流行 。
3、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
4、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 , 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 。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在传统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 。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 。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 。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 。
6、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 。作为节日食品 , 最早是为了庆祝粮食丰收 , 喜尝新粮 。因为“高”与“糕”谐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 后来才有了重阳节登高吃糕的习俗 。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的演变中融合了多种民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底蕴 。首先,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的含意,民间认为长久即长寿,所以,重阳节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
民俗二三事

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 , 普及于西汉 , 鼎盛于唐代以后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 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 , 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
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重阳节这天有什么风俗 导读: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一个日月并阳,两九相重的日子,在古代有着长寿的含义,如今更是被赋予了老人节的含义,所以这天是敬老爱老的节日 。现代爱老活动形式众多,但也不能忘了传统节日重阳传下来的风俗活动,那么重阳节这天有什么风俗?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呢?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重阳节这天有什么风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 , 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 , 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 , 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 , 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 , 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 , 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 , 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 , 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 , 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 , “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
各省重阳习俗
河北?。合愫酉鼐旁戮湃?nbsp;, 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 。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 。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
江苏?。褐匮艚?nbsp;, 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 。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 。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
安徽?。和晗匾跃湃罩匮粑蚧幔杂缴?。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
湖北?。何洳赜谥匮羧漳鹁疲菟荡怂鹬谱钗邃? ,且久藏不坏 。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
广东?。毫ㄖ匮?nbsp;, 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 。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 。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 , 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 。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 , 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
广西?。夯臣匾灾匮粑鄣玫乐?。男女老少 , 倾城而出 , 赛神酬愿,皆用大炮 。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 , 牛羊各自守” 。
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 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很多同学都想多了解一些重阳节相关的知识,我整理了一些重阳节的习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 , 士女游戏,就此祓楔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 。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 。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 。有一个叫桓景的人 , 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 。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 。并告知九日离家登高 , 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 , 喝菊花酒 , 即能战胜瘟魔 。
今天的重阳节,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已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 , 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
重阳节民间风俗
重阳节的晚上 , 广场上热闹非凡,大伙们都聚在一起,举行龙烛会,庆祝节日 。老一辈人说,龙烛会主要是为了迎接祭拜山神 , 驱除赶走瘟魔 。还有的年轻人三五个的围在一起 , 点放孔明灯,祈祷许愿 。
重阳佳节 , 金桂飘香,菊花满园,赏花饮酒 , 谈笑风生,也是一道美景 。许多人们会聚在一起,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庆祝着丰收的喜悦 。菊花又名长寿花,各地人也会举办一些菊花展 , 所以重阳节,有人也称之为“菊花节” 。
以上就是一些重阳节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
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重阳节的有哪些风俗重阳节的风俗有哪些
【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重阳节的风俗活动是比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登高
重阳节登高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此风俗适于东汉,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 。
祭祖
要知道重阳节是我国四大传统的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其实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
辞青
古时候人们经常将重阳与上巳(或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
重阳节的意思是什么
重阳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易经》九是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其次由于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九归真,一元肇始,重阳节是一个吉祥的日子,这天人们会进行相应的民俗活动 。
小贴士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 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
九九重阳节吃什么最好
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在重阳节这天 , 人们会制作重阳糕,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 具有吉祥的意思 。
喝菊花酒
重阳节的时候菊花盛开,不仅可以赏菊,这时候还可以喝菊花酒,古人认为菊花是吉祥的意思 , 重阳节喝菊花酒具有祛灾祈福寓意 。
重阳节要喝雄黄酒吗
可以喝,但重阳节主要和菊花酒 。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重阳节这天人们主要喝的酒是菊花酒,用来祛灾祈福,虽说雄黄酒也可以喝 , 但一般还是和菊花酒的居多一些,雄黄酒主要在端午节的时候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