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和化石的区别是什么,琥珀与木化石如何区别

1、琥珀与木化石如何区别琥珀是树油形成的化石 。
琥珀比木化石轻

琥珀和化石的区别是什么,琥珀与木化石如何区别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琥珀化石与琥珀有什么区别吗琥珀 是白垩纪时期原始森林里松柏科植物分泌的树脂 流淌在地上 经深埋地下千万年以后是石化成矿结出来的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有矿产最主要的几个就是 波罗的海缅甸等地 我国的辽宁抚顺也有产 是与煤层伴生的矿珀 也是产有虫珀的唯一产地缅甸琥珀与抚顺琥珀都很珍贵 其中缅甸琥珀是最早发现矿产的琥珀 至今已有数亿年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波罗的海琥珀你也可以理解为 琥珀就是树脂的化石 不过只有4000万年以上的琥珀才能称作琥珀
琥珀和化石的区别是什么,琥珀与木化石如何区别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琥珀和化石究竟有什么区别…—1. 琥珀是怎样形成化石的?
琥珀,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植物的树脂,近似于我们常说的“松香” , 是由植物(多数是有木质结构的树木)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然一般温度偏高才能促使其分泌出一种粘稠状或凝胶状的液态分泌物 , 分泌物经长期掩埋渐渐失去挥发的成分,再经氧化、固结逐渐形成为树脂化石 。看起来这类化石没有岩石类的石质感,但它也经历了百万——千万年的地下埋藏,经历了形成化石的一切过程 , 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化石——有机化石 , 类似的还有煤精等 。正因为如此 , 它也就和现代的天然树脂有本质的不同
2. 琥珀里的昆虫是如何保留下来的?
琥珀依据颜色和里面的包裹物分类 , 它的类型很多 。常见的颜色有金黄色、褐红色、紫色等 , 有包裹物的类型多为昆虫、植物等类 。但是 , 有昆虫类的琥珀化石是比较稀少和珍贵的,我们称其“虫珀” 。那么 , 琥珀里的昆虫是怎样保留下来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同时又非常巧合的过程,首先 , 粘稠状的树脂沿着树干流淌下来,并且没有马上凝固 , 这时有昆虫在此飞翔盘旋,不巧,昆虫在无意的飞行过程中不留神被粘在树脂上,接着,树干上的树脂又沿着先前的路线流下来,昆虫力尽千难万险也没能逃脱股股分泌物,最后就成为珀中昆虫 。后来经过地质作用,早先的树木也纷纷倒地被埋藏,连有机物的树脂也一同被埋在地下,经过千万年的变迁 , 就是今天看到的琥珀 。
3. 世界上的琥珀主要在哪里?
琥珀能够集中在一起形成为琥珀的矿床 , 这是经过流水的搬运,因为琥珀密度比较小,所以,很容易就全部搬迁到地势比较低矮的、环境相对封闭的小型湖泊或凹地里 。在世界上琥珀集中产出的地方有波罗地海滨海琥珀矿 , 那里精品较多,其中20%可以用来做首饰 。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琥珀层厚度有3米,此外,在罗马尼亚、加拿大、墨西哥等地也出产琥珀 。我国辽宁省的抚顺煤田的琥珀质量优,数量多,并且很多包含昆虫和植物化石,形成于早第三纪 。
4. 琥珀是怎样作伪的?
琥珀作假的手段很多,由于它和现代的树脂制品从感性上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 , 常常易被作假者所迷惑 。
利用天然琥珀的碎块经过受热熔解 , 然后在里面放置昆虫、植物标本,再加压冷却,形态和天然形成的虫珀十分相近 。在鉴别时留心里面包裹物的形态、类型以及琥珀化石内部的气泡形态,因为里面的昆虫或植物很难制造成上亿年的类型 , 常常是现代的苍蝇、蚊子或蜘蛛,而不是琥珀形成时代的类型 。另外,由于人工作假,天然树脂在从熔化到冷却的过程中,由于人工的挤合 , 沿最后的封闭出会出现一连串的气泡,气泡的排列有一定规律 。这在天然形成的琥珀中很少见,一般气泡很少,并且也无任何规律 。
琥珀的英文名称为Amber , 来自拉丁文Ambrum,意思是“精髓” 。也有说法认为是来自阿拉伯文Anbar,意思是“胶”,因为西班牙人将埋在地下的阿拉伯胶和琥珀称为amber 。中国古代认为琥珀为“虎魄” 。
琥珀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 , 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 。它常与煤层相伴而生 。琥珀是碳氢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树脂 , 化学成分为C10H16O,其中碳79%,氢10.5%,氧10.5%,有时还含有少量硫化氢 。琥珀的形状多呈饼状、肾状、瘤状、拉长的水滴状和其它不规则形状 。属非晶质体 。颜色多呈黄色、橙黄色、棕色、褐黄色或暗红色,浅绿色和黄色、淡紫色的品种极为罕见 。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折光率1.539-1.545 , 无多色性 。硬度2-3,密度1.1-1.16g/cm3 。性脆,无解理 , 具贝壳状断口 。琥珀为有机物,加热到150℃即软化,250℃-300℃熔融,散发出芳香的松香气味 。琥珀溶于酒精 。常含有昆虫、种子和其它包裹体 。
琥珀的品种和评价 。中国根据琥珀的不同颜色、特点划分的品种为金珀、血珀、虫珀、香珀、灵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密腊、红松脂等,其中金珀是珍贵优质琥珀 。现在琥珀的价值不高,除非是古董、精湛的艺术品或含有生物遗体 。琥珀依昆虫的清晰程度、形状大小、颜色决定其经济价值 。颜色浓正,且无杂质者为佳 。颜色以绿色和透明红色为最好 。最贵重的品种是包裹含昆虫的琥珀,俗称“琥珀藏蜂”,以昆虫清晰、形态栩栩如生、个体大、数量多为最佳 。多用来制作串珠、佛珠、雕刻品、香烟盒、卫生香等 。
琥珀的保养 。琥珀的熔点低,易熔化,怕热,怕曝晒 , 琥珀制品应避免太阳直接照射,不宜放在高温的地方 。琥珀易脱水,过份干燥易产生裂纹 。琥珀属有机质 , 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指甲油、酒精、汽油、煤油、重液中,不宜放入化妆柜中 , 一般情况下,不要用重液测定其密度和用浸油法测折光率 。琥珀性脆,硬度低 , 不宜受外力撞击,应避免磨擦、刻划,防止划伤、破碎 。
琥珀仿制品及其识别 。琥珀的仿制品有电木、塑料和玻璃仿琥珀 。一般根据琥珀很低的密度、硬度、易软化来区别 。把琥珀和其它仿制品一起放入盐的饱和溶液中 , 只有琥珀能浮起来,而电木、塑料、玻璃仿琥珀等仿制品均沉入饱和的盐水中 。折光率:电木1.66,塑料1.63 , 均大于琥珀 。用热铁针试,琥珀发出松香味,而电木、塑料则发出辛辣味 。与琥珀最相似的是压制琥珀 。压制琥珀是将块度很小的琥珀集中在一起,在200℃-250℃之间加热,使其熔化、冷却后即融凝在一起,有拉长或扁平的气泡,显流动构造,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到浑浊的粒状结构 。
琥珀是一种古老的宝石饰品材料 , 作为宝石,也有近6000年的历史 。在中国、希腊和埃及的许多古墓中,都曾出土过用琥珀制成的饰品 。古罗马的妇女 , 有将宝石拿在手中的习惯,其原因是在手掌的温度下,琥珀受热能发出一种淡淡的优雅的芳香 。古罗马人赋予琥珀极高的价值 , 一个琥珀刻成的小雕像比一名健壮的奴隶价值都高 。琥珀还能够消痛镇惊,有的地方常给小孩胸前挂一串琥珀,以此驱邪镇惊 。
琥珀常产于煤层中 , 与煤精伴生 。抚顺琥珀主要产于新生代早期第三纪含琥珀的煤层中,欧洲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产的琥珀最著名,其它如北美、美国、印度、新西兰、缅甸等国均有产出 。中国的琥珀产地有辽宁抚顺和河南南阳地区 , 抚顺产的琥珀呈黄到金黄色,其中常包含有昆虫,清晰美观 , 是极珍贵的品种 。南阳产的琥珀质量差些,只能药用和制作压制琥珀 。
化石的资料:
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时的活动痕迹及其遗物叫做遗迹化石 。古生物的遗物又可以成为遗物化石 。
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 。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 。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 。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宋朝沈括对螺蚌化石和杜绾对鱼化石的起源 , 已有了正确认识 。迄今,发现最早的细菌化石为距今35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
形成条件 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与地质环境相适宜,保存下来成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 , 植物的树干、叶子和孢子、花粉等;②生物死亡后必须迅速地被沉积物埋藏起来,免遭生物、机械或化学作用的破坏;③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各种石化作用 。生物遗体如果是原地埋藏,就比较容易形成完整的化石,如中国山东临朐晚第三纪中新统山旺组中保存大量完好的动、植物化石 。另一种情况是生物死后的遗体可能经受各种搬运作用,这些在异地埋藏的化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分选程度较好,有时还有定向排列现象 。以生物的遗体、遗迹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埋藏学 。
保存类型 化石保存类型一般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①实体化石是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全部或部分被保存下来的化石 , 如中国抚顺第三纪煤层中琥珀内的昆虫化石,是在严密封闭的情况下保存下来的 。西伯利亚第四纪冰期冻土中的猛犸象 , 是在严寒冷冻的条件下整体保存的 。但多数化石仅能保存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经受了明显的变化 , 即石化作用 。具有几丁质、几丁—蛋白质或蛋白质骨骼中容易挥发的成分(氧、氢、氮)经升溜作用而消失 , 仅留下碳质薄膜,因而又称炭化作用,如笔石和植物的叶子经炭化作用保存下来 。生物硬体的组成物质,部分被地下水溶解,由外来矿物质填充代替,就可以保存原来硬体的微细构造,称为交代作用 , 如硅化木,其年轮甚至植物细胞形状仍能清晰可见 。②模铸化石是指生物遗体在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 。根据化石与其围岩的关系可以分为若干类型,如印痕化石、印模化石、铸型化石和复型化石 。③遗迹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生活活动时 , 在底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脊椎动物的足迹化石、蠕形动物的爬迹化石和动物的排泄物粪化石或卵化石 。广义的遗迹化石还包括旧古器时代古人类的劳动工具、文化遗物等 。④化学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虽然未能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层中,足以证明古代生物的存在 。这类化石叫化学化石 。
研究意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 英国W.史密斯在地层层序律的基础上,根据化石的纵向分布建立了化石顺序律 。这不仅利用化石确定地层时代,且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 。古生物学家发现地层层位越高,所含化石类别越多 , 化石的形态构造越复杂 , 反映了生物类别从少到多、形态构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
生物化石的古生态研究是重建地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的重要依据 。每种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的结果 。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 。利用这些特征就可以推断生物的生活环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虫等反映海洋环境;陆生植物叶片、树根、昆虫等则反映大陆环境 。根据一个地质时期各种生物化石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断该时期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泽的范围等 。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建对地质历史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生物的硬体部分还可以形成反映古环境、古气候的岩石标志 , 如贝壳岩反映海滨环境,生物岩礁反映低纬度暖海环境 , 泥炭或煤反映潮湿沼泽环境等 。
化石资料的大量收集还为古生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基础 。现代生物是古代生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发展而成的,各种生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了一个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 。
化石的类群 古生物与现代生物一样 , 一般分为低级的原核生物和高级的真核生物两大类,共有5个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界以下依次为门、纲、目、科、属、种等单位 。
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到现代的,地史上各个时期的生物门类都不相同,每个时期的化石类群与当时的生物门类相关 。不同地史时期有其发达的生物门类,也就有其特征的化石类群,有些门类在该时期占统治地位,有些门类在该时期衰退或灭绝 。总之,按时间的进程 , 生物门类与化石类群的变化,显示了生物演化的系统发展历史 。
琥珀是化石的一种,专指松脂形成的化石 。
琥珀就是化石的一种
琥珀和化石的区别是什么,琥珀与木化石如何区别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琥珀为什么要叫琥珀而不叫树脂或化石呢?因为它是一种树脂化石,一种特殊的化石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 , 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颜色一般为黄红色调,透明到前透明 。在150℃时,琥珀会软化 , 它还会溶于酒精 。优质的琥珀可以加工成工艺品,质次的则可以用作化工材料 。琥珀属于沉积作用的产物,主要产于白垩纪或第三纪的砂砾岩、煤层的沉积物中 。中国辽宁抚顺、河南西峡盛产琥珀 。
不是化石 , 只能算有机似矿物 。。低于2千万年叫,磕巴 。高于2千万年叫琥珀 。。琥珀的硬度2——3;琥珀晶玉硬度能到5,化石树脂硬度能达到6以上 。硬度不同,蜜度不同,成份不同 , 形成年代不同,叫的名称不一样 。以上这4种,最初始状态都是树脂 。琥珀不叫树脂或化石是因为不在树脂和化石树脂的范围之内 。
琥珀和化石的区别是什么,琥珀与木化石如何区别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琥珀和化石的区别 琥珀和化石的不同有哪些1、性质不同,琥珀是一种化石,但它是比较特殊的化石,通常指的是植物化石,但也有动物化石,被称为松脂化石 。而化石是一个很笼统的总称,它包含很多分类,有的是古代动物遗体保存下来形成的,有的是化学物质形成的 。
2、形成时间不同,琥珀的形成时间是在距离现在4600-9000万年之前,它在地底下已经存在了几千万年的时间 。而化石的形成时间则相比琥珀可能更久远,当然也有一些可能和琥珀差不多甚至还要晚一点 。
【琥珀和化石的区别是什么,琥珀与木化石如何区别】 3、颜色不同,琥珀和化石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颜色,它的颜色一般外观是透明的,但也可以看出不同的颜色比如绿茶色、金色、蓝色、血珀色等等 。而化石的颜色比较复杂,它一般不那么透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