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以前的河南农村,每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也就是俗称的小年,家长们都会去农村集市购买一些麻糖,回到家全家人一起吃,前提条件是全家人都要在一起,这也是小年,也就是所谓的祭灶的由来 。
河南农村的祭灶老习俗,尤其是在豫东地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祭灶必祭在家” , 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的老规矩 。所以祭灶时,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尤其是已经出嫁的女儿,新婚的头三年 , 绝对不能在自己娘家过祭灶 , 必须回到自己的老公家 。
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麻糖”,亲朋好友之间也会相互赠送麻糖 。以前河南农村比较贫困,每家每户的孩子也比较多,祭灶当天作为必吃的甜食,家长一般只会买一袋,每人分得一两根,根本就不够吃 。因为麻糖比较甜,所以很多孩子都特别爱吃,但是也只有在过小年也就是祭灶的时候才能吃到 。
如今的农村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洋楼,开起了小车,对于麻糖 , 已经不再是过小年才能吃的食物了,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吃,而且农村集市 , 几乎每天都有售卖的,还包装的特别好,但是当这些事物每天都可以吃的时候,却已经很难再勾起人们的食欲了 , 这或许就是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吧 。
其实麻糖对于河南人来说,有着很深的情节,不仅仅是一种食物 , 更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传承 。现在的人对麻糖已经不再是新奇的感觉了 , 当然对于祭灶的这个习俗的团员也不再重视了 。所以很多的农村人,尤其是在外打工的一些年轻人,在祭灶的时候也不再回家,与家人团圆了,这个传统习俗已经在慢慢流逝 。
这是时代在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 然而我们在发展的脚步中 , 也已经将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些传统一并丢掉了 。
麻糖给予的是团圆,咬一口麻糖就会碎掉,连同芝麻一起融进嘴里,嚼一口还粘牙,很特别 。上下牙齿黏在一起,就像是身边的亲人黏在一起,永远不分离一样,所以麻糖也称为祭灶糖 , 是家庭团圆的象征 。
吃饺子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晋东南地区 , 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 , 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 , 冰冻成大块 , 吃起来酥脆香甜 。旧时,不论贫富,只要是顶门成家过日子 。就要在锅台上边的墙上 , 供奉灶王爷的尊像,在像的两边贴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按 。”每家都把灶王爷奉为神明,由它来主宰一家兴衰祸福 , 由于四季常住灶间 , 察看一家人的活动,自然成为“一家之主” 。
2、吃灶糖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过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 过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1
饺子
北方腊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要吃饺子,因为这天要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人们煮好饺子端端正正摆在供台上 , 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
火烧
河南漯河、平顶山一带小年夜这天不吃饺子,而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火烧吃 。火烧又叫烧饼,与小年几乎划等号 , 当地人讲没有火烧的小年算不上完整的小年 。
粘糕
山东部分地区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 。粘糕是用黄米、红枣等做成的一种甜味糕点,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嘴,使其向玉帝汇报工作时只讲好事 。
麻糖
晋西北地区小年夜要吃麻糖 。山西大同的麻糖是用优质小米熬成“饧”,再加入磨好的小米面搅拌均匀,通过特殊工艺发酵和固化处理,做成各种形状的糖块 , 有玉骨麻糖、擦酥麻糖、夹馅麻糖、瓜蛋糖、板子糖等 。不管是哪种麻糖,都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以免他把人间美味奢华的事报告给上天 。
关东糖
关东糖 , 又叫灶王糖 , 一年之中只有小年前后才能吃到 。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风味特殊的糖制品 。关东糖又香又酥,粘性大,主要是祭灶用 。祭灶时,要把关东糖用火烤融化涂在灶王爷嘴上,这样他到玉帝那里就不能讲坏话了 。
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 , 这首民谣很多人应该都听过 。糖瓜跟关东糖的做法相似,只是关东糖是长条型的,拉成扁圆型就是糖瓜,吃起来香酥脆甜,粘性很大 。
炒玉米
晋东南地区腊月二十三有吃炒玉米的习俗 。人们用麦芽糖把炒玉米粘起来冰冻成一块一块的 , 口感脆甜香酥 。
面花
山东半岛的人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蒸枣花馍、团圆饼、寿桃等面食,蒸出来的这些面食又叫面花 。
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炒玉米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 , 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 , 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
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豆腐
腊月廿五是“豆腐日”,老例有做豆腐、买豆腐、炸豆腐的说法,炸好的豆腐可以一直储存到过年再吃 。过年吃豆腐只是要为新的一年取个“斗福”的好彩头,期望福气能成斗成斗的来 。做好或买来的鲜豆腐不好储存,又不想都做成冻豆腐,所以就采取炸的方法保存,也让过年的餐桌上多一种吃食 。
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 。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 。前者庄重,后者花梢 。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
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麻糖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 。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 , 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
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火烧
许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饭都渐渐被被饺子统领了 , 但还有一个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 。在河南,家家要自己做火烧吃,火烧与小年几乎划等号 。
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 , 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 。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
北方小年吃什么:小年北方吃粘糕
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 。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 。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 , 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麻糖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 。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 , 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 。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 , 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 。此外 ,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粘糕
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 。每年腊月廿三 , 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 。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 , 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 , 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杀年猪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 。过了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 。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火烧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 , 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 。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 , 它有馅,有大有?。谐び卸?nbsp;, 有圆有扁 。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 , 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爆米花糖
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 。“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 , 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面食
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 , 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 , 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 。一年之中 , 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 。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 。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 , 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 。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 。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炒玉米
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 , 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
北方人过小年吃的东西:糖瓜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 , 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 , 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
过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2
饺子
饺子就是小年的必备食物,在北方是很常见的 , 也是一种好的寓意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
麻糖
麻糖就是很多人知道的芝麻糖,混合了面粉,比较的酥脆 , 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
火烧
火烧也是北方部分地区常见的过年食物,和酥饼是差不多的,火烧扛饿 , 也是古代饮食习惯流传下来的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
年粽
粽子代表团圆,不只是端午节吃粽子,其实也是可以选择过年吃粽子 , 糯米的黏性预示着家人团聚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 。
关东糖
关东糖和麻糖是一类的食物,日子红红火火甜蜜常在,糖在古代是不常见的 , 吃糖只能春节吃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 。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 。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 。
米饼
米饼是一种小吃,年货糕点 , 另一种的大米制品,除了主食,还是可以作为甜品来进行食用的,也是寓意着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俗称小年 , 在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 。
面食
北方的面食就是一种神奇的存在的,面食衍生出的包子馒头在春节是很常见的,也是能很好的管饱,包子个大也预示着圆满 。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
吃汤圆
汤圆糯米制品就是南方常见的食物 , 黏性的糯米象征着团圆,小年当日要祭灶王爷,会准备一些斋品供奉灶王爷,以寄来年的风调雨顺 。
包子
包子预示着团圆,包子的皮是通透的,也就是说明来年是一路好运气,没错南方人在这一天中还喜欢吃包子,在北方这种食物是随时都可以吃的 。
年糕
南方的年糕糍粑,就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和麻薯是一类的,无论是炒制还是炖汤都是很不错的 。要说起好吃的年糕,第一想到了就是南方了,在南方人的手中,人们总是能将这种食物做的多样又好吃 。
小年的风俗禁忌有哪些
第一、小年禁忌之女不祭灶
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的说法,当然,南方地区小年时间为腊月二十四,无论南北过小年时最隆重的习俗都是祭灶 。
据史料记载祭灶源于上古时期,由于当时人们对大自然了解有限,于是便产生了原始崇拜 , 而祭灶则源于上古人们的拜火习俗 。
《释名》有云:“灶 。造也,创食物也 。”,祭灶的本义是祭祀灶神,他的主要职责是执掌灶火,并负责管理粮食分配 。后来拓展为官吏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
祭灶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所以祭灶时一定要了解禁忌,避免得罪灶神惹来祸端 。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古老的传统说法,相传灶神是一个帅气的男神,在古代社会中由于女人的地位低,所以让女人祭祀灶神除了有大不敬的意思之外,还很可能扰乱灶神的心性 。所以民间才有“女不祭灶”的说法 , 当然,现在已经不存在这种禁忌了 。
第二、不要随意打骂孩子
孩子是最期盼过年的群体,因为过年的时候他们不仅,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美食,而且还会有新衣服、新鞋子、新玩具,所以为了表达喜悦的心情,孩子会比平时更闹人 。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千万不要随便动怒,毕竟在过小年的时候斥责或打骂孩子,不仅会让孩子觉得特别委屈,而且还会破坏喜悦的节日气氛 。
老祖宗曾为了让为人父母者,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制定了“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
很显然过小年时如果责备孩子,那么就违反了“七不责”中的欢庆不责 。父母在打骂完孩子之后就去忙东忙西了,但是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伤害 。
第三、不要随便串门
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少不了走亲访友的环节,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在小年或春节当天,千万不要随便去别人家串门 。
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在过节的时候去串门 , 不仅很容易把别人家的财气带走 , 甚至还会因此而发生矛盾 。
过小年时最好呆在自己家里 , 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守财 , 而且一家人团聚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所以千万不要无缘无故的破坏这个禁忌 , 否则自己将会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
第四、过小年时尽量不要杀生
所谓“杀生” , 指的就是在过节的时候,为了让餐桌上的菜品更为丰富,人们都会杀猪宰羊、杀鸡、杀鱼 。
正常情况下最好在小年的前一天做这些事情,因为在过小年的时候非常忌讳杀生,在一些地区还会认为,小年时杀生的会让家里人倒霉 。
第五、北方人忌讳过小年捣蒜
生活在北方地区的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大蒜和大蒜 。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秋冬季节非常冷,所以为了达到驱寒的目的,很多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吃大葱和大蒜 。
过小年的时候一些人在吃饺子时,也特别喜欢蘸蒜泥,并认为这样才入味 。可是由于大蒜的“蒜”字与“算”谐音,谁都不希望在过年的时候,有人来到自己的家里找自己算账 。
基于这种思想过节的时候,都特别忌讳在家里捣蒜,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的财气吓跑并且越捣越穷 。
腊月二十三小年又称什么:祭灶节、灶王节
小年节日最大的活动就是祭祀灶王爷,因此,小年又称祭灶节、灶王节,小年的传统民俗除了祭祀灶王爷外 , 还会开始准备年货 , 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 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 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
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作为祭灶节的小年 , 在我国的不同地区日期是不同的 。过去在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 , 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 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
过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3
过小年传统食物
1、饺子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 。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
2、粘糕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 。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 。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另外 , 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 , 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
3、麻糖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 。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
4、米饼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 ,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 。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 , 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 , 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
5、杀年猪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 。过了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 。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 , 精心烹饪 , 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
6、火烧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
7、年粽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 。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 , 有大有?。谐び卸? ,有圆有扁 。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
8、爆米花糖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 。“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
9、面食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 , 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 , 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 。
10、关东糖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 。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 。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 。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 , 一般有三寸长 , 一寸宽 , 扁平,呈丝条状 。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 。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
11、炒玉米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 , 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
12、糖瓜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 , 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 , 别有风味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 , 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 , 买的人很少 。
全国各地小年传统食物有哪些
吃灶糖|甜甜黏黏
灶糖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 。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这天大街小巷都有卖灶糖的,家中大人在赶集市时早早会将灶糖买回家 。祭灶时 , 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灶王替自已多多美言,后逐渐演变成了小年必吃的零食 。
吃饺子|送行饺子迎风面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尤其是在北方,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 。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
炒玉米|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 , 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 , 冰冻成大块 , 吃起来酥脆香甜 。
吃“年粽”|年年高中(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 。年粽有馅,有大有?。谐び卸?,有圆有扁 。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 , 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
做米饼|团团圆圆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 。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 , 保住了大米、花生、芝麻等源香味口感与健康营养 , 吃起来别有风味,寓意“团团圆圆” 。
杀年猪|家一起杀年猪、讨好运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 。过了小年夜,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 。挑选出的肉 , 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
粘糕粘|年年高
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 。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 , 香甜劲道,入口绵软 。其谐音为年糕,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另外 , 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 。
吃麻糖|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相传 , 麻糖把灶神的嘴巴粘?。荒馨讶思涞拿牢渡莼那榫百鞅ǜ欤?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 。意在表达期盼平安丰年的心愿 。
捏面花|面塑艺术
山东半岛的人们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 , 家家开始忙着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这些面食从和面、醒发和制作上都非常讲究,很费工夫 。吃起来一层又一层,特别有嚼劲 , 口感自是非比寻常,用来春节待客作为主食食用 。
廿四团|廿四夜吃团子
“廿四夜吃团子”是江南许多地方的风俗,做团子、送团子、吃团子是必备的一道年味,寓意着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廿四团”用糯米粉制作,馅料有鲜肉、豆沙、萝卜丝等多种 。蒸制好的团子上都要点红色的印子 , 有圆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区别不同的馅儿,同时也带来一年的好彩头 。
吃火烧|红红火火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用面粉加红糖烙烤而成的红糖烧饼、芝麻酱糖火烧,供不应求,民间取其谐音,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
爆米花糖|小年小年 , 爆米糖甜
江西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 。“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小年吃啥有讲究吗小年吃啥的讲究:
1、饺子小年的时候一般也是祭祀灶君的时候,而北方地区的人在小年给灶君上供的时候,就要端上一碗饺子,因为“送行饺子迎风面”,给灶君送行 。
2、灶糖灶糖是汉族传统小吃 , 一般分为关东糖和糖瓜,原材料是麦芽糖 , 把麦芽糖拉长成长条形的棍状,就被叫做关东糖 , 而制成扁圆状就被叫做糖瓜 。
3、火烧:有些地方过小年会有吃火烧的传统,特别是在我国的河南,火烧和酥饼是差不多的,火烧扛饿,也是古代饮食习惯流传下来的,是一种十分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
4、年糕:在我国南方地区,到过小年是就有吃年糕的习俗,这也象征着新年吉祥 , 年年高升 。
5、汤圆:部分地区过小年是会有吃汤圆的习惯,象征着“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而且据说汤圆是用来糊灶君的嘴,让他不要乱说凡人是非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要吃什么食物1小年是哪一天
根据地域的不同,小年的时间也不相同 。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的风俗不同,所以小年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像我国北方地区小年时间为腊月二十三 , 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 。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 。
2饺子
饺子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食物,在小年这种传统节日中很多人自然是会要吃饺子 , 特别是北方地区,并且小年吃饺子还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
3麻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 , 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也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
4火烧
有些地方过小年会有吃火烧的传统,特别是在我国的河南,火烧和酥饼是差不多的 , 火烧扛饿,也是古代饮食习惯流传下来的,是一种十分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小年通常人们要吃什么1、吃饺子: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逢年过节,少不了一样食物―饺子 。饺子是由东汉名医张仲景发明的,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才成为主食和年节食品 。饺子谐音“交子” , 象征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加上其形状有几分似元宝,小年吃饺子,寓意着新年交好运,为家人祈福吉祥 。
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民间有言“送行饺子迎风面,腊月二十三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吃饺子也是在给灶王爷送行 。和平时吃的饺子不同,小年吃的饺子讲究寓意吉祥,因此人们在饺子馅的选择上 , 也非常讲究 。像猪肉白菜馅寓意百财进门,韭菜鸡蛋馅寓意久财等 。
2、吃年糕:年糕是用大米或糯米煮成饭,再打制或水磨成粉后,压制而成的糕状食物 , 也是非常出名的年节食物 。有些地方的年糕还有多种颜色之分,如常见的黄色、白色等 , 象征金银 。古人还有诗句道,“年糕寓意稍云深 , 白色如银黄色金 。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
小年吃年糕 , 除了有“年年高”的寓意,代表工作和生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外,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即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在给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时,可以多言世间好事 , 不说人间坏事 。
3、吃灶糖: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一样年俗仪式,莫过于祭灶王爷了 。灶王爷又称灶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也被誉为厨房之神 。相传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 , 灶王爷会回到天庭,给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工作情况 。对此,就有了一个民间习俗,“二十三,糖瓜粘” 。
灶糖,指的是一种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有长条形和扁圆形两种 , 前者被称作“关东糖”,后者则被称作“糖瓜”,口感是又甜又酥 。在祭灶王爷时 , 人们会用到糖瓜、关东糖、芝麻糖等作为灶糖,祈求灶王爷嘴甜些 , 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 。
4、吃米饼;南方部分的地区过小年有吃米饼的习俗 , 象征着“团团圆圆” 。把面粉和糯米粉炒熟,放入糖水一起搅拌成团,包入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水开后用蒸笼把它蒸熟就可以了 , 吃起来别有风味 。
【河南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河南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5、吃火烧:火烧其实类似烧饼或者肉夹馍,它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河南在小年这天要吃火烧,除了用肉做成的火烧之外,还有红糖烧饼、芝麻酱糖烧饼 , 尤其是加红糖烤制而成的红糖火烧,民间取其谐音,预示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三文鱼生吃和熟吃的营养区别,三文鱼生吃与熟吃相比,是否营养更高吗?
- 柏子养心丸怎么样,我想知道天王补心丸和柏子养心丸可以一起吃吗,要怎样吃才不会有副作用,知道请回答,有急用,谢谢了
- 香瓜里面的籽能不能吃,吃香瓜籽到底怎么样
- 罐装八宝粥吃多了对身体有害吗,长期吃八宝粥的危害是什么?
- 车厘子表面黏黏的还能吃吗,车厘子放冰箱放久了起黏液了还能吃吗
- 吃都润堂能治便秘吗,你还在憋便?3个简单妙招,助你敞开了"拉",用过的都说好
-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为什么不是同一天,为什么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
- 秋葵可以隔夜吃吗,熟秋葵过夜能吃吗 隔夜的煮熟秋葵适不适合吃
- 荞麦的营养价值,荞麦有什么营养?最适合什么人吃?
- 银耳煮不烂吃着脆脆的怎么回事,银耳煮不烂吃着脆脆的怎么回事 银耳煮不烂吃着脆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