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习俗,腊月都有什么习俗?

1、腊月都有什么习俗?1、腊月二十三
现通常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传统民间祭灶的日子 。传统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 , 因此祭灶王爷 , 只限于男子 。在中国的传统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 。明代时祭灶是腊月廿四,清代以后是在廿三 。北京有"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之说 。
2、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 。这说明 ,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 。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 。

3、腊月二十五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 , 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 。按照中国传统民间的习俗,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 。
还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 。随着社会发展多数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传统,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总之人们祈福旺来年的心愿是一样的 。
4、腊月二十六
传统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 , 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 故此称为“年肉” 。腊月二十六春节传统传统民俗“炖猪肉” 。
5、腊月二十七
农历十二月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 。
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 。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
6、腊月二十八
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 。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 。”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 。
过年腊月习俗

腊月习俗,腊月都有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腊月都有哪些习俗?“喝腊八粥”(腊月初八)、“送灶神、吃灶糖”(民间祭灶)、“弹尘扫房子”(“辞旧迎新”)、“接福”(贴窗花、接福气)、“磨刀霍霍向猪羊”(“肉”寓意“富裕”)、“吃饺子”(年味儿)、“贴窗花”(装饰)、“贴春联”(进入春节)、“备年货”(提前很久买好)、”照田蚕“("烧田蚕")等等都是腊月的习俗 。
1、喝腊八粥
腊八节,顾名思义 , 是在每年腊月初八举行的节日 。传说这一天源于佛教 , 各地佛寺作浴佛会 , 举行诵经,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 。传入中国之后,成为中国人祭祀祖先、祭祀五谷之神的节日 。腊月初八,喝一碗腊八粥,祝愿自己一年好运丰收 。
2、送灶神、吃灶糖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 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家家户户都在这天晚上送灶神,吃灶糖 。
3、弹尘扫房子
【腊月习俗,腊月都有什么习俗?】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家里的灰尘,有“掸尘扫房子”的习俗,因“尘”和“陈”谐音,所以有“辞旧迎新”的寓意 。
4、接福
农历的腊月十二这天,是百福日 。道经曰:十二月十二日太素三元君朝真,谓之百福日 。三素元君,乃是无英、黄老、白元三元君之外祖母,是白素、黄素、紫素三元君之母 。在道教中乃是大大有地位的人,其实道教中很多脱离神仙体系的大元老都是女性,隐约可以反映道教最初还是以女为尊的 。而在腊月十二这天 , 人们要在窗上贴上窗花 , 用来接受更多的福气 。
5、磨刀霍霍向猪羊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这一天是“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日子,在古代即使再穷的人家在这一天都要做一点儿红烧肉来吃,因为“肉”寓意“富裕”,表达了对来年红红火火、富裕吉祥的美好祝愿 。
6、吃饺子
一到腊月北方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冬至要吃 , 小年也要吃 , 而大年三十 , 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大概也是因为饺子可以放许多菜,制作起来省事,而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 , 其乐融融的样子更有年味儿一些吧 。
7、贴窗花
过了腊月二十三,便离春节很近了 , 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忙起来 。窗花一般农村的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贴上,而在城市大多数都是去买窗花 。
8、贴春联
有的地区是大年三十才贴春联,但是很多地方小年就开始了,算是比较早进入春节了 。农村一般都会请村里写字比较好的人来书写春联,也有自己家写春联的 , 用最普通的红纸黑毛笔,简朴但却并不缺少年味 。
9、备年货
小年离大年不过就是剩个不到十天,人们早就提前买好年货了 。现在网购方便,而春节前物流基本不收获了,必然会提前很久买好 。但是很多东西比如菜、饮料等等还是要小年开始备货 。
10、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传统民间祈年习俗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
腊月禁忌:
1、祭祀之月
所谓“腊”,本意是干肉,引申为年终岁末用肉合祭众神的祭祀,农历十二月之所以被称作“腊月”,主要与祭祀有关 。
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 , 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 。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所以说,腊月是“祭祀之月” 。
传统习俗中腊月有多种祭祀,尤其在岁末,众神要降临人间 。因此,在过去人们不会在腊月里随便起誓,更不会在这个月里随便咒人、骂人,整个腊月都在严谨慎微中度过,以祈求来年的平安顺利 。
2、不动土搬家
农历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而动土、迁居需要偏旺的日子,带动生旺之气,使得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所以,传统民是俗不建议在腊月动土、搬家的 。如果必须要乔迁新居的话,需要提前暖暖屋才好,暖屋的方法即多请些朋友来增旺人气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腊月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腊八这天人们会用红豆煮粥;腊月二十三,晚上送灶神,吃灶糖;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辞旧迎新;腊月二十五,吃豆腐,接财接福;腊月二十六 , 磨刀霍霍向猪羊,来年一定红红火火、富裕吉祥;腊月二十七上街置办年货 , 这一天的集市会非常热闹;腊月二十八做各种花色样式的糕点、馍饼;腊月二十九准备各种衣事祭品,上坟祭拜祖先;大年三十,大鱼大肉年夜饭,放爆竹,守岁等 。
腊月,基本上都是为了准备年而忙活,从腊月初八开始,吃腊八粥 , 然后就开始准备打扫庭院,房屋,买年货,一直忙到大年三十 , 贴对联 , 吃年夜饭,守岁 , 接财神放鞭炮 。
腊月习俗,腊月都有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腊月传统风俗腊月传统风俗如下:
1、腊月二十三
现通常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二十三,在我国北方地区又称“小年” 。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 , 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 , 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
2、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 , 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 。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 , 不生瘟疫”的记载 。
3、腊月二十五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 。按照中国传统民间的习俗,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 。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人们祈福旺来年的心愿是一样的 。
腊月介绍
腊月,是岁末十二月的别称 。关于“腊”,早在《周易》与《周礼》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腊味”的记载,“腊”的本义是“干肉” 。岁末十二月有多种称呼,其中最为熟知的当属“腊月”这一别称 。这个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所以有“腊月”之称 。
岁末十二月由于处在新旧交接时段,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有在这新旧交接的月份举行“岁终之祭”,因岁末十二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 , 所以这个月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 。
在古时,月份的别称很多,每个别称均有其不同的含意 。岁末十二月除了“腊月”这别称外,还有除月、末冬、腊冬、嘉平、季冬、严冬等别称 。腊月,现通常指农历十二月 。
腊月习俗,腊月都有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腊月习俗有哪些?1、腊月二十六
传统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月二十六春节传统传统民俗“炖猪肉” 。

2、腊月二十七
农历十二月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 ,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 。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 , 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 。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
3、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 。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 。”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 。
4、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 。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
5、年三十
除夕是新旧交替的时刻,各行各业停了交易 。都在自己家里打着如意算盘,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运气 。
这天夜间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早先宫廷在这之前就会放花炮 , 自腊月廿四日起至正月十七日止 。每日放花炮,尤以腊月三十儿晚上最盛 。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八大祥”等店铺,会专门雇人燃放各式花炮,花炮愈盛,愈象征着买卖兴隆 。
除夕夜的活动也是千姿百态――贴挂千 , 摆设天地供桌、辞岁、守岁、迎岁……,这种庆祝活动一个接一个 。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了 。
过年腊月习俗
腊月习俗,腊月都有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腊月的节日时间、风俗是什么?1、腊八,喝腊八粥 。
每年腊月初八是中国的腊八节,相传腊八节源于佛教,僧侣以五谷、果实煮成腊八粥 , 赠送给门徒 。
后来传入中国,腊八节开始成为祭祀祖先、祭祀五谷之神的节日,腊八节喝一碗腊八粥,祝愿自己新年“八方来财,万事‘粥’到” 。
2、腊月十五 , 祭玉帝,祈平安 。
十五月圆 , 代表着圆满,腊月十五是一年的结束 , 在这一天,民间习俗是“祭玉帝,祈平安”,过去的人们要在这一天写一封“平安文书”,向玉皇大帝表达祈求平安的愿望,无论今年如何,惟愿明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
3、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灶王爷上天 。
每年腊月二十三又称之为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 , 传说灶王爷在这一天要上天禀告玉帝一家人的善恶,除夕夜回来,赏善罚恶 , 赐福降灾,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会拿糖瓜粘上灶王爷的嘴 , 希望他可以多说些好话 。
4、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
腊月二十四是年底大扫除的日子,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清洗器具、拆洗被褥 , 疏浚沟渠,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快乐地迎接新春来临 。
5、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
灶神上天之后,玉皇大帝会亲自下界视察人间善恶,判定来年祸福,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祭祀祈福 , 称之为“接玉皇”,说话做事都格外小心,以博取玉皇欢心,希望可以降福来年 。
6、腊月二十六 , 打牙祭 。
古代每月要两次祭祀土地公公,称之为“牙祭”,腊月二十六是一年中最后一次打牙祭,所以又称之为“尾牙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过去人们平时很少能沾荤腥,所以又把这个能吃到肉的日子称为“打牙祭” 。
7、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
民谣说“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一方面是准备过年的主食,另一方面是贴春联和窗花,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认为有辟邪驱疫的作用 。
8、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这一天是小除夕,一家人要在户外焚香别岁,同时也要上坟请祖,摆好牌位和贡品,祭祀祖先 。
9、大年三十 , 除夕守岁 。
大年三十这天 , 是一年新旧交替的日子,在这一天 , 人们包饺子、守岁、放爆竹 , 迎接新春,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祝愿来年幸福安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