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行动力的世界只是个概念:“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么破?( 二 )


文章图片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 当我们在进行认知学习时 , 会有种知道这个道理就掌握了这项技能 , 我们只是在大脑中推演一番 , 就体会到这个认知给自己带来的正向反馈 。 在生活中 , 我们时常会犯这样的小错误 , 看到别人做起来很轻松 , 认为自己也掌握了这项方法和技能 , 从而忽视了后续大量的练习 。
殊不知 , 道理再好 , 如果不去进行大量的练习 , 不去刺激相关神经元的强关联 , 这些认知就一直停留在“满足于拥有或知道”的阶段 , 永远不会真正去做到 , 更不会对自己真正产生影响 。

没有行动力的世界只是个概念:“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么破?
文章图片
无论是“道理都懂 , 就是不做”还是“间歇性努力” , 简单说都可以纳入“知而不行”的群体 。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一书中 , 为“知而不行”人群做了一个小小的开脱 。 表示这是人类基因中“避难趋易”的天性在为我们做默认选择 。 简单说就是 , 凡是可以简单的绝不复杂化 , 凡是有捷径绝不绕弯路 。 这似乎是我们在做选择题时潜意识中的不二选择 。
当我们把技能学习路径和认知学习路径合在一起时 , 可以清晰看出 , 我们“知而不行”的原因 。
从现在开始 , 把认知当成技能 , 知道或想通一个道理时 , 不要高兴得太早 , 想想后面还要做大量的练习 , 这样就不浮躁了 。

没有行动力的世界只是个概念:“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么破?
文章图片
最后 , 借用《思维导图》作者东尼·博赞和巴利·博赞描述养成习惯时大脑的工作情况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 与大家共勉:
当你每次产生一个想法时 , 带有这个想法的神经通路中的生化电磁阻力就会减少一些 , 就像在丛林里清出一条小路一样 。 一开始非常费劲 , 但是随着你经过这条路次数的增加 , 这条路也会开辟得越来越彻底 , 你所遇到的阻力也会慢慢变小 。 到最后 , 这条小路会变得平坦而宽阔 。
没有行动力的世界只是个概念:“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么破?】没有行动力的世界只是个概念 。 时间不会说谎 , 你得到的一切 , 取决于你付出的一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