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欧赛斯行业研究: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分析及品牌营销策略( 二 )


据统计 , 2019年HFP及修丽可的销售额分达 22.8 亿、6.3 亿元 , 同比+98%/+168% 。 据各公司公告 , 华熙生物、鲁商发展化妆品营业收入分别为 6.3 亿、3.1 亿元 , 同比+119%/42% 。

分析欧赛斯行业研究: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分析及品牌营销策略
文章图片

2) 强功效性护肤品以宣传针对特性功能的核心成分为主卖点
强功效性护肤品 , 即为近年火热的“成分党”护肤品 。 其产品配方一般较为简单 , 主要突出能产生主要宣称功能的核心成分 。 如:
保湿补水热门:玻尿酸、神经酰胺、胶原蛋白;
美白热门成分:烟酰胺、胶原蛋白、酵母精华、植物精粹、谷胱甘肽、VC;
抗衰热门成分:神经酰胺、肌肽、胜肽、活性肽、A醇、寡肽、乙酰基六肽;
抗氧化热门成分:VC、VE、阿魏酸、白藜芦醇、虾青素、肝蛋白 。
品牌方通过调节核心添加物的浓度及与其他成分的配比 , 使产品达到最佳功效 。
3) 当下消费者更注重护肤品功效性 , 对复杂成分的追捧热度下降
在消费者刚接触化妆品时 , 容易直接按品牌知名度选择产品 , 而当深入了解产品后 , 会更注重具体的功效性 , 而非盲从大牌 。
美国时装技术学院FIT发布的《美国美妆行业透明度感知评估报告》显示 , 72%的消费者希望品牌方能清晰解释产品成分具备的功能 。 专注于化妆品备案信息和全成分表的 APP 美丽修行 , 2016 年上线后当年活跃用户达 500 万户 , 2020 年活跃用户数超 1,500 万户 。
4) 95后、高消费、高线城市人群为“成分党”主力军 , 易接受新品 , 购买能力强

分析欧赛斯行业研究: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分析及品牌营销策略
文章图片

医美级护肤品 1) 44亿元市场 , 增长趋势良好 , 线下为核心渠道 , 线上渠道增长迅猛
据统计 , 2019年医美级护肤品淘宝天猫销售额达 14.1 亿元 , 线上销售额从2019年2月开始快速增长 , 6 月破 1 亿元 。

分析欧赛斯行业研究: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分析及品牌营销策略
文章图片

2) 行业集中度高 , 敷尔佳、荣晟、可复美位列前三 , 国产占据主导地位
2019年线上淘宝天猫 CR3 达 48% 。 据统计 , 2019 年淘宝天猫医美护肤品消费 TOP3 品牌为敷尔佳、荣晟、可复美 , 线上销售额分别为 2.73 亿/2.57亿/1.64 亿元 , 占比分别为 19%/18%/12% , 合计 49% 。

分析欧赛斯行业研究: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分析及品牌营销策略
文章图片

3) 医美行业维持高增长 , 非手术项目使用医美敷贴市场增长潜力较大
据Frost & Sullivan(转引自新氧招股说明书)数据 , 2014-2019 年 , 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从 521 亿元增长至 1521 亿元 , CAGR+24.3% , 远高于全球同期的+8.9% 。
医疗美容分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 , 2019年规模占比分别为 59%和 41% 。 由于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有恢复期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 其增速高于手术类医美 , 占比持续提升 , Frost & Sullivan 预计(转引自新氧招股说明书)2023 年占比将达到 44.7% 。

分析欧赛斯行业研究: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分析及品牌营销策略
文章图片

4) 医美敷贴成分简单过敏几率低 , 应用场景从术后修复拓展到敏感人群补水、祛痘
医美术后创口修复遵循“湿性愈合理论” , 即皮肤伤口在湿润低氧环境下 , 胶原纤维和上皮细胞能快速生成 , 同时刺激细胞因子分泌 , 减少污染 , 加速伤口愈合 。 因此械字号护肤品中 , 基本不含香料、防腐剂、酒精、激素 , 功能多为保湿修复 , 少部分可祛痘(如: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贴) 。 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管理严格 , 且成分简单 , 成分数一般在4-10 种 , 明显低于其他护肤品 。 因械字号护肤品较安全、致敏率低 , 适合皮肤敏感或已经受损 , 且需求仅为补水修复、祛痘的人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