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契诃夫,写过这么一个故事 。
一位公务员在看歌剧时,不小心一个喷嚏喷在前排的一位将军头上 。
他赶紧向将军道歉,将军表示“没关系”,但他觉得将军语气淡然,似乎心里还在记恨 。
他连着又道了几次歉,将军却不耐烦地喊道:“坐下,我要听戏!”
公务员吓得脸色苍白,为了挽回自己在将军心目中的形象,他第二天又跑到将军办公室去道歉 。
将军忍不住发怒:“你给我滚出去!”
公务员仿佛被宣告死刑,浑浑噩噩回到家里,两腿一软瘫在地上,就此死去 。
故事虽然极端,却勾勒出现实里许多人的心路历程 。
无论遇到什么事,别人嘴上的轻描淡写,到自己心里就是悬疑大片:
“他为什么对我那个表情?他是不是讨厌我?”“最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是不是要有坏事发生?”“这件事我到底该不该做?做完之后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吗?”
长时间考虑太多,有过多的“内心戏”,不仅改变不了现状,反而让一个人感觉非常的累 。
慢慢养成了“内耗”的行为倾向和心理特征,整个人也形成了“内耗型人格” 。
内耗型人格对个人的消耗,就像难闻的空气,会时刻翻滚体内的不快乐 。
内耗每个人都有,但有的人能很好地和内耗相处,原因是他们做到了下面3点 。
文章图片
直面现实,
接受内耗型人格
“内耗型人格”一词,最早出于《内耗型人格理论》 。
意思是说,一些人由于其性格特点,倾向于将负面情绪藏在心中 。
当情绪垃圾长时间堆积,就会带来严重的精神消耗 。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一组试验 。
他从不同职业领域中,挑选了120名志愿者,并在他们右侧脸颊画上逼真的伤疤,然后让他们像往常一样,开始一天的生活 。
一天后,试验员对他们进行采访 。
所有受访者给出一致的反馈:我认为周围人在用异样的眼神看我 。
试验员又调查了试验地点的路人或工作人员,得到的回答则是,他们根本没注意到身旁有带伤疤的人 。
每一个试验对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内耗型人格 。
然而,他们在试验期间的状态却大相径庭 。
有些人觉得别人会注意到自己脸上的伤疤,但很快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
他们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无论做什么,仍与往常一样 。
另一部分人则担心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全程瑟缩着脑袋,时不时东张西望,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反应 。
这些反应进一步加剧他们的紧绷情绪,致使他们没有任何心思做眼前的事情 。
《我们内心的冲突》中有句话:
“没有人能够一直保持内心的平静 。我们越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寻求解决的方法,就越能获得内心的自由 。”
很多时候,我们恐怕自己是内耗型人格,排斥真实的自己 。
但内耗不应该是一件被否定的事情,它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具备的人格特性 。
在这世上,最了解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 。
这间接导致了,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放大自身缺点,即使这些缺点并没有为人所注意 。
所以到头来,真正能影响我们生活的,从来不是内耗型人格,而是面对内耗型人格时所采取的态度 。
接受每个人都会内耗的事实,不轻易否定自己,是摆脱自我消耗的开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
- “草包”领导一上任,就喜欢大肆做这3件事,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