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两边的墙上一溜儿海报 , 整齐地嵌在玻璃框中 , 上方则是更大幅美工手绘的宣传画 , 小时候特羡慕他的本事 , 也特别崇拜 , 还曾因此梦想着长大了要做画家 , 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放弃 。 那一幅幅画可能就是我画家梦的开始 , 电影激昂的音乐也曾激励过我 , 影响过我 , 而承载它们的影院却在我因放弃而长久地纠结中早早地消失于我们的世界 。 年轻人不知道它曾经的存在 , 更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 那儿也像城隍庙一样被门面房所淹没 , 漠然地掩盖了一段堪称辉煌的历史 。 当然他们也没闲工夫去了解它 , 也懒得去了解它 , 陈年往事或许也只有存留于见证者的记忆中了 , 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 渐渐地真就成了历史……
街西虽说有我喜欢的小人书摊 , 有电影院 , 但小城的文化单位大多还是在街东的 , 出了母亲单位的大门 , 迎着初升的太阳一路走下去 , 北面文化馆、小学、教育局、文庙、第二中学……南面除了文具店、幼儿园之外 , 还有两家照相馆 。 其中一家看着就不像个店面 , 当然也可能真的就是店主的家 。 我没问过 , 若是问 , 母亲应该知道 。 不营业的时候 , 它呈现给你的是一副小院的模样 , 两扇对开的木门和我们老宅的木门相仿 , 只不过小了点而已 。 它也是刷着黑色的油漆 , 主人不在时 , 铁质门闩滑动 , 扣上 , 同样落一把黑色的大锁 。 师傅是位瘦瘦的老人 , 相机也是比较古老的那种 , 拍摄时他会将上半身埋进盖着相机的一块深红色的布里 , 偶尔会探出头来提醒一下前来照相的你:眼睛要向前看 , 头要抬起来 。 直到他认为完美的时候 , 方才捏一下手中的气囊 , 相机上的闪光灯就会闪那么一下 , 你曾经的样子便永久地留存在一张黑白的画面中了 。 多少年之后当你翻开已经泛黄的相册 , 看到你曾经稚嫩的容颜时 , 你会想起在相机后忙碌的老人吗?至今我还珍藏着他为我们拍的全家福 , 照片中的我还是少年模样 , 胸前的红领巾依然鲜艳……当我重新在这条已变了模样 , 已找不到那个门店的小街上追忆往事的时候 , 老人不知在哪儿?
看书 , 除了街西的小书摊外 , 照相馆斜对面的文化馆也是可以的 , 但得学校统一组织才行 。 我们就曾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唱着歌走进文化馆大门 , 怀着对知识的渴望 , 对个人素质的提高 , 郑重地去阅读过那些名著佳作 。 其实若要如此去说还真的有点过了 , 归根结底则是因为那儿也有小人书 , 也能看到撼心神的画面 , 它们也讲述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 才会使年幼的我们流连忘返 , 乐不思归 。 如今小城有了更大的图书馆 , 文化馆是否还象从前一样藏书多多却不得而知 , 我已多年不曾走进那扇大门 。 曾经让我们为之痴迷的连环画可能没有了吧?它们或许早已淹没在了岁月的海里 , 很难再翻起令后辈们神往的浪花 。
喜欢去文化馆也不只是因为那儿可以看到小人书 , 元宵佳节猜灯谜的活动基本上也设在那所院子里 , 那时候还小 , 所掌握的知识有限 , 自然很难猜对 , 但总会毫不犹豫地挤进人群 , 站在最前头 , 将脚尖努力地踮起 , 看清谜面之后 , 再绞尽脑汁思索半天 , 最终悻悻然 , 无奈地离去 。 现在倒是长进了不少 , 却也明白了猜迷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 , 它不光需要丰富的知识 , 还得有敏捷的思维 。 而我本来就只在乎过程 , 并不在乎结果 , 只要有机会还会欣然前往 , 虽然大多时候依然是垂头丧气 , 铩羽而归 , 却总乐此不疲 。 除了猜灯谜 , 打枪也特别地吸引人 , 有一年我竟中了个十环 , 便认定自己有射击天赋 , 还为借给玩伴 , 终未能收回的一把玩具枪懊悔了一阵子;长大后才知道了三点一线 , 儿时的玩具枪它就只是一个玩具 , 曾经的十环也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 运气而已……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及时告别没有错
- 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修养,叫不说
- 爱情 图钱和不图钱的女人,在男人心里是怎样的位置?两个男人说了实话
- 婚姻|为什么女人过了50岁,反而更需要男人?3个女人说了心里话
- 镜头 不是每个人都讨厌看Zoom镜头里的自己|每日罐头
- 痴情|断联后,男人心里是否还有你,其实你可以感受到,看三种感觉
- 时光清浅记忆,岁月厚重情怀
- 安全感|一个女人,心里是否只有你一个人,从这4个小细节就能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