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全球10人受精神障碍困扰,心理学这门课,每个人都要补上( 四 )


分类系统的最后一个重要效果更加世俗 。 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 , 精神障碍的分类具有社会和政治意义 。 简单地说 , 分类系统划分出了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范围 。 而且 , 在纯粹实用的层面上 , 分类定义了哪些情况属于精神障碍 , 由此可以确认保险公司的赔付范围 。
尽管世俗的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有所改善 , 但被诊断为患有精神障碍的人 , 可能还是会遭遇世俗偏见所带来的歧视 , 即污名化 。 当然 , 这并非诊断系统本身的过错 。 即使是在当今社会 , 精神障碍的患者也往往会对自身病情保密 , 而糖尿病等身体疾病的患者则更容易坦率地承认自己生病了 。 在某种程度上 , 患者可能是害怕 , 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即会遭到社会和职业方面的各种歧视(这种害怕或许是真实的 , 也可能是出于想象) 。
可能很多人都曾经用“疯子”“精神病”“神经病”来描述某人 , 这类歧视性用语会对精神障碍的患者产生严重的伤害 。 在一项研究中 , 有 96%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声称在他们的生活中有过被污名化的经历(Jenkins & Carpenter-Song, 2008) 。
尽管目前精神卫生领域在学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 但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水平往往还是非常低 。
与污名化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刻板化 。 我们生长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 , 可能会产生关于他人的种概括性看法(例如 , 戴眼镜的人更聪明 , 某个地方的人很粗鲁) 。 因为我们可能听说过某些精神障碍会伴随异常行为 , 所以当我们遇到某个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人时 , 往往会自动做出错误的推断 , 认为他一定会有那些异常行为 。 这类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刻板印象也时常表现在电影电视的创作中 。 如果你看过恐怖电影 , 就会发现常见的主题是杀人狂 。
对2000 年至 2012 年拍摄的 55 部恐怖电影的分析表明 , 精神障碍患者经常被刻画成杀人凶手 。
而标签化可能会使污名永久化 。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受到诸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是其他精神障碍诊断的影响 。 一旦某人因为某些症状而被诊断为患有某种精神障碍 , 那么人们往往会对其贴上标签 , 即使此人后来痊愈 , 这样的“诊断标签”还是难以去除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 诊断分类系统并不是把人进行分类 , 只是对人们所患有的障碍进行分类 。 而污名与其说是“诊断标签”的结果 , 不如说是源自患者本身异常的行为 。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 , 诊断也可能反而会减少这类歧视 , 因为它至少为某人原本无法解释的行为提供了部分解释 。
但是 , 我们需要牢记 , 疾病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人 , 这一点非常重要 。 面对患者 , 我们应该使用礼貌且适当的语言 。 以前 , 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经常用“精神分裂症”或“躁狂抑郁症”来描述患者 。 但是 , 现在我们普遍认识到 , 使用以人为本的语言 , 将他们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双相障碍患者”更为准确(也更加尊重患者) 。 简而言之 , 是用“患者”来称呼 , 而不是用诊断的名称 。
变态心理学充满魅力的心理学领域 , 因为对于那些我们不能理解和有疑惑的行为 , 只有先列了解 , 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 。
本文节选自书籍:《变态心理学》 作者介绍如下:
【美】吉尔·胡利(Jill M. Hooley)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 哈佛大学实验精神病理学和临床心理学项目负责人 。 胡利教授通过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 , 在抑郁症患者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节以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等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 并于2000年获得“亚伦·T.贝克精神病理学研究杰出奖” , 于2015年获得美国精神病理学研究协会颁发的“约瑟夫·祖宾精神病理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