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 警惕!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急需避免的几个误区( 三 )


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男孩多发 。
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
很多家长关心多动症究竟有哪些异常表现,简单说来有三方面,即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 。

多动症 警惕!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急需避免的几个误区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科普视频)
(1) 注意力缺陷:即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 。若孩子在学校上课专心,回家坐不住,爱分心,家长就不用太担心,而如果孩子常常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易发呆,做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做作业不能全神贯注,拖拉马虎,边做边玩,总是需要人盯人管,常常半小时作业要做1-2小时,学习成绩不稳定,就要引起家长重视,及早就诊 。
(2) 活动过度:即过度活动不能自控,包括大动作多,小动作多,话多且不分场合,不能控制,影响孩子生活学习和交往,是同学和老师眼里的麻烦孩子 。
上学后往往坐不住,屁股上像长了“钉子”,严重的钻桌下位,大声说话,影响课堂纪律,打扰别人,该做的事做不好,不该做的事总做,常被老师单独排座 。
家长天天胆战心惊,怕孩子惹事,怕老师告状 。往往老师让家长带孩子就诊 。家长也要坦然接受,及时就诊 。
(3) 容易冲动:鲁莽冲动,干事不考虑后果易犯错 。常行动快于思维 。常抢答,不能等待,爱插嘴或干扰别人 。
情绪控制能力差,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闹矛盾,乱发脾气,扔东西,打人,情绪爆发时不能控制,易发生意外伤害 。
这类孩子往往最难管教,易做违纪违法事情,如逃学旷课,打架斗殴,吸烟酗酒,偷窃抢劫,交通违章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 。
(4) 其他:多伴有学习困难和一些不良行为,多动症孩子多数智力正常,少数超常 。
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往往学习困难,低年级尚不明显,三年级以后多出现学习退步,上初中以后多成绩跟不上 。
造成厌学,甚至辍学 。有些孩子爱抠手,咬指甲,挤眉眨眼,口吃,爱说谎等 。

多动症 警惕!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急需避免的几个误区
文章图片
多动症与正常活泼好动
儿童的区别要点
ADHD患儿存在注意力缺陷、冲动、多动,学习和人际交往受到了严重阻碍 。
但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儿童的好动是属于贪玩或者缺乏学习兴趣,而非ADHD 。
二者区别在于:

多动症 警惕!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急需避免的几个误区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科普视频)
①有无场合性和时间性:ADHD孩子的多动和冲动是不分场合的,比如大家非常安静地在教室里上课,他会突然的出怪声,这就属于ADHD 。
好动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要区分开 。

多动症 警惕!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急需避免的几个误区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科普视频)
②有无目的性:ADHD孩子的多动是无目的的、杂乱的,他们往往意志力薄弱,做事有始无终,常常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又去换另一件事情 。
而好动儿童具有较强的意志力,他们的活动常具有一定的目的,并有计划及安排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