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叙的作用


倒叙的作用

在所有的长篇小说中,倒叙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个类型了 。因为它可以以一段剧情的结束小说,以一个事件的结束小说;因为它可以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直接跳到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来结束小说 。因为倒叙一般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从一个角度(通常是对着一个角度)讲述一个事件;一种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一个事件 。因此,倒叙这种表现方式又可以分为:第一种是倒叙;第二种是故事情节倒叙;第三种是人物倒叙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第一种方式 。
1、给人留有想象的余地 。
【倒叙的作用】
有的小说是以一个事件作为整个故事的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给故事发展留下空间 。这样就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例如:《夏洛特烦恼》描写了夏洛特对母亲的折磨,她对父亲说:“我有个问题,我长大后想要怎么办?”“你想要他把我怎么样?”《安妮日记》写了安妮妈妈生病了,安妮妈妈想要自己去找一种药吃,所以安妮就把药留给了医生 。于是医生就给了安妮一个建议 。可是当医生给了她几个建议后,安妮却又把药给了护士 。结果就是这一段很巧妙地通过写夏洛特对母亲身体的折磨,表现了她对于父亲对母亲的强烈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有了强烈的思考感 。
2、在故事的发展中引导读者的注意力 。
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有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的陆续出场 。他们出现后,就有了故事的发展,有了故事中各个人物的主要特点 。而这一切都是要从一个开始发展到另一个结束的过程中去引导读者注意的 。而《西厢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当主人公苏明玉出场后,她就已经是一个有很多个性鲜明、生活方式很开放、性格很复杂等特点的人物了 。所以,当苏明玉从一个人逐渐走向另一个人思想、性格上变化时,她自然就会带给读者一个故事正在发展的感觉 。这样读者就会发现,苏明玉似乎已经开始一步步走上一个新的层次 。
3、以一个事件引导故事情节发展 。
在小说中,最常见的一种倒叙方式就是以事件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人间四月天》等 。例如:《人间四月天》:《红玫瑰与白玫瑰》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法国南部城市圣米歇尔(Saint-Michel),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于法国北部城市圣弗朗西斯科(St. Francisco),是法国描写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者奋斗与斗争的作品 。
4、给人以悬念 。
在小说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悬念 。当你读完故事后,有了一种想要知道故事的答案或情节发展方向的欲望,那就是有悬念 。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是因为悬疑能带给读者更加深刻的印象,让读者更加愿意去猜测,甚至不惜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去猜测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推测可能不是最科学也最合理的推测,最合理就是猜对了 。但是一定要做到猜对了,不然很容易给人留下“猜中就会,没猜中就算了”“结果可能不一样”“这不是一个巧合”等错误观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