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树又叫柏树、木柏、白马柏、紫云木、黄皮木、麻栎、楸树、松木楸、榉树楸 。柏树原产于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传说女娲补天时来到人间,看到柏树下有一口枯井,遂将井填满而使井里不干涸 。后经女娲氏的弟子采药制毒而使这口井变为柏树,并取名为柏泉 。这是人类对柏树最早的认识 。
【柏怎么读】
一、柏的释义
柏树有两种:一种是长在岩石上的柏,如《周礼》中所载:“长在岩石上者为柏木,与草木同庚,故称柏木 。”一种是长在柏枝上的柏 。如《周礼·天官·职方》中所载:“凡树之长者均称柏木 。”《说文解字》中亦有“松树之长者谓柏木” 。所以在古代中国也常把古柏称为松木或者曰柏树 。柏树有一个很明显地特点:它根系发达、粗大挺拔、生长迅速、胸径大、树冠大、冠幅大、树干高、寿命长 。所以一般人们都把它与树木相同作为崇拜对象来崇拜、赞美它 。当然在古代有些地区人们把它当作一种神树来崇拜 。
二、读音
在汉字里,柏字是一个偏旁,在字音上与柏字一样 。《说文解字》里解释为“柏木也”,而《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柏木也”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读《说文解字》中“松”“柏”音之间关系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柏和松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松是先从“松”字旁开始出现并发展壮大起来的一种树木;而柏只是一个较小的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柏树有两个读音:其一是从“松”向“柏”进行转化;其二是从“木”进行转换 。在汉字里就有这样一个规律:两种不同颜色的树一棵都读“木”,一棵读“松”)是先有“松”;两种不同颜色的树则一棵读“柏”先有“松”后有“柏” 。因此,两种树在字音上的读音是不同的 。
三、名人典故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我闻金谷园有柏树,曾言柏树生九儿 。”清代曹寅《游白马寺》诗中也有“柏树下藏九儿”的诗句 。现代著名作家莫言也有“九儿”之称 。在他的作品《白头翁》中,有一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名叫赵德芳的女孩和一个名叫贾思勰(chē n)的老学究走在一起 。赵德芳不小心掉到地上后跌得浑身是血终于死在贾思勰那棵枝繁叶茂的柏树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