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滁州,古称濠州 。隋朝置滁州,位于安徽南部,是安徽省地级市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升滁州为南谯郡;天宝元年(742年),升滁州为滁县;五代十国时期,定远侯李璘改为滁州刺史 。北宋建隆元年(992年),升定远县为滁州府;金大定元年(11映 v),升滁州府;元设直隶?。幻骱槲淦吣?1372年)废厅改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复置 。1992年7月撤县设市 。1994年1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州地区和琅琊区,设立滁州市 。
一、地理位置
滁州地处皖南地区,地处淮河下游,长江三角洲南翼,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三区叠加”的战略叠加区 。市域南北长59.5公里,东西宽40.5公里,总面积2785.2平方公里 。境内有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流域水系发达,有大小河流1800余条 。河流纵横,水网密布;地貌类型主要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为主,形成典型的山丘区、冲洪积平原、岗地冲积平原、冲洪积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土壤以潮土、黄棕壤、褐土为主 。市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8℃,具有四季分明特点;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短、冬季长、春季短的寒暑变化明显 。市域幅员1.96万平方公里,全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市)和4处国家储备林,现有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6处 。市域陆地面积4.97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全市辖7个镇、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长丰新区、明光新城、南谯区的3个街道办事处以及天长开发区的1个街道办事处 。
二、历史沿革
隋开皇三年(583年)置濠州,属淮南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升谯州为滁州 。天宝元年(742年)废滁州,并升南谯郡 。五代十国时期定远侯李璘改为滁郡守,因在此而得名 。北宋建隆元年(992年)升定远县为滁州府,辖全椒县、全椒七乡 。明洪武七年(1372年)废厅改直隶?。磺逵赫旮粗?。
三、区划情况
【滁州的由来】
“滁州”地名是安徽省历史最悠久的地名之一,自公元742年起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滁州”地名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存在 。据《史记》、《水经注》、《淮南子》等古籍记载来看,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滁州”地名出现的记载;唐宋时期“滁州”地名就有“滁西”、“滁东”、“扬州府”、“天长府”、“安远州”等名称产生;元明清时期滁州地名也均有“滁州”地名出现,如:明初的永丰府属滁州府署;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撤清州设滁阳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滁州地区和琅琊区,今滁州市境内的琅琊山为省级森林公园,占地1365公顷 。滁州地区及琅琊区现辖11个镇(街道):城区—定远区—凤阳县—来安县—明光市(含来安县凤阳街道)—来安县—天长市—定远县—凤阳县(含凤阳街道)—定远县—天长市(含定远县天长乡)—明光市—天长市—来安县—高邮市—滁州市—天长市 。琅琊区现辖11个镇(街道):滁城区4个镇乡:东庄镇、丰乐镇、西塘镇、金坛区委政法委委员会委员单位4个镇乡人民政府:天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及清流街道办事处;扬州市天长市扬中街道办事处;南谯区张圩街道办事处和江豚自然保护区管辖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