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的地名是在西汉惠城王刘胜时期由当地的大名士郑观应倡导而命名,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惠州城始建于公元265年,历经西汉、东汉,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以人文历史为基础,以东江水系为纽带的城市发展格局 。惠州因地得名,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东汉时期,黄巾起义方士张道陵率领民众推翻了胡汉民起义,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惠州是张道陵及其家族最后迁居之地,因而留下“鹅城”等历史遗迹 。近年来,惠州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与成效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惠州这个文化名城,探寻历史足迹所在,探寻文化基因与城市特质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
【惠州为什么叫鹅城】
一、惠州的“鹅城”称号
张道陵,字观言,东汉末黄巾起义方士,人称“鹅王”,有“南粤之师”之称 。西汉惠城王刘胜时,在全国各地从事农桑生产,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方士 。张道陵主张反秦变法,主张改革弊政,被当时的名士尊为“大丈夫” 。他以鹅鹅鹅为食,食鹅鹅鹅,见百姓贫穷、苦闷、饥寒、劳苦,便心生怜悯之心并提倡民众一起反秦改制 。公元25年(公元265年)三月初八日,张道陵率领民众攻克惠州城南门楼,随后攻占县城(今惠城区) 。至此张道陵彻底推翻了东汉王朝腐朽而黑暗的统治集团 。
二、“鹅城”的文化内涵
鹅城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惠州为中心的东江流域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璀璨、自然风光秀美的地方 。“鹅城”是人们对他所居住城市名称中包含了“鹅”字文化内涵的一种联想 。在人们心目中,一个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一定能展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城市风采 。所以,对于惠州人来说,“鹅城”不仅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多的是要在这里挖掘传统习俗、文化故事和人文精神,挖掘出更多具有惠州特色的美好传说并加以传承、弘扬 。从惠州地名到相关人文旅游资源再到地域风貌特色都具有一定影响力,这些都给惠州文化旅游节展带来了丰富的内涵上巨大的潜力 。
三、传承与创新
从文化传承上看,惠州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惠州古称广宁、东江等,自秦汉以来便是“广府之地” 。同时,从“国保”到“省保”,到“市保”,再到“县保”,从市属到区属,都有明确而具体文物价值导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本保护”“共建共享”等基本理念 。在新时代发展理念引领下,惠州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将传统文旅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惠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即科技创新战略、人才交流战略、市场拓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大行动”(即实施新基建行动、旅游转型升级行动、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行动、教育事业发展行动、文化惠民行动等),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这些有力地促进了“三个转变”(即由以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为主要目的转变、由单纯利用自然资源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封闭保守型向开放前沿型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