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真,即大慈大悲、大爱无疆,它是佛教教义中的最高境界 。佛教徒都以“大慈大悲”为最高境界 。在我国古代,“大慈大悲”的精神境界还未形成时,人们就已经把这一最高境界升华为“大爱无疆”的崇高境界:既没有无谓的牺牲,也没有无用的牺牲,而是选择了“以慈悲为怀的精神世界” 。《论语·颜渊》中就曾说:“仁者爱人 。”《尔雅》中也说:“大慈于人也 。”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仁德精神的人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康 。大慈大悲即为“大爱无疆”的崇高境界 。所以要想达到大爱无疆,就必须了解大慈大悲的精神内涵,才能做到“以慈悲为怀” 。
一、佛教大慈大悲的由来
大爱是佛法的核心,佛为了更好地度化众生而说:“一切众生皆为我的同胞” 。大慈大悲是指人人皆为佛所用,所有众生皆是佛所赐予他之物,没有一人生来就拥有大慈大悲之心,所以佛家常说大慈大悲是佛陀所示现最广大、最普遍性和无上妙用 。“大慈大悲”是佛教教义中最基本的精神内涵之一,“大慈大悲”中蕴含着超越生死轮回的宇宙真理和大智慧,是大无畏精神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最高表达与境界表现 。佛陀强调:“为善有道才能成佛 。”“众生皆是佛所赐 。”因此佛陀希望世人能得到佛所赐予于他的一切福报和利益 。这种超越生死而追求真理的精神与大慈大悲产生了内在一致性和完美契合:通过与众生在心灵上沟通、交流、教育、劝导等使众生解脱生死困境、超越生死轮回,从而使人类获得更幸福、更美好幸福与安康、更具价值意义 。
【映真的寓意】
二、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内涵
佛教教义中对慈悲精神的强调,既反映了佛教对世间现象的态度与处理方式,又有佛教自身对人类命运的认识、观点和实践 。大慈大悲所具有的“大爱”情怀、无私境界等等,体现了佛教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品格 。从这些角度来看,佛教具有很大的思想资源宝藏 。中国古代将大慈大悲作为佛学中正见、善行、慈悲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道教更是把“慈悲相”作为佛教徒追求一生顺遂安康目标的体现 。所以佛教也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宗教 。
三、儒家大慈大悲的核心价值理念
儒家大慈大悲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由儒家哲学及伦理道德思想体系所构成的 。在儒家哲学中就具有大慈大悲的核心价值理念,如《中庸》中说:“天视自我,天听自我,地听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种“天”在自身方面就是一个自我完善,是以天地精神为核心 。“天”是一种自然万物,它有三个层面:一是自然之主,天地为神;二是自然之臣,天命为民;三是自然之子,天地之孙,君臣之德;四是自然之子,天地为仁 。所以儒家把人看作是自然主体这一说,把人看作自己“宇宙之人”,只有通过“大慈”和“大悲”这样一个道德价值观念来改造现实世界、改造主观世界以及建构人们的精神家园 。儒家以大慈大悲为核心价值理念来改造传统中国人的思想体系,以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不只是个人英雄主义追求个人利益至上这一现实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