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外形特征


蝉的外形特征

蝉类昆虫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其种类繁多,其中以蝉和蟾蜍最多,蝉又叫“文王”、“神农”、“雷公”等,这些都是在自然界中最为古老的昆虫 。我国从东汉时期开始,蝉已有三千多年悠久和丰富食用历史 。它不仅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还具有重要药用价值 。知了叫得越多说明它食用也越多,人们用蝉来比喻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 。
一、体色
蝉类动物中,体色以黑红色居多,如蝉体、黑翅鸢等 。黑翅鸢中背部有较明显的白斑 。蝉体态万千只而又不失其色,就是颜色最深的蝉类 。除黑翅鸢以外,黑翅鸢全身具有深浅不一的黑黄相间花纹 。此外还有白蝉、青蝉和青背蝉等 。而其它蝉体色不一,主要以黄色为主 。
二、形状
蝉的形状有蝉形、圆球形、卵形和丝瓜状虫体四种,其中圆球形蝉又叫“黄角金蝉” 。蝉主要生活在地下3米左右的地方 。蝉的头部和腹部呈卵形,翅面呈网状 。成虫多生活在泥土中或水塘中,在气温10℃左右或较低气压下生活时,幼虫能在土壤中生活两个月以上,成虫主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
三、生活习性
蝉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的昆虫,蝉是一种无翅昆虫,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能分泌一种粘液,这种粘液能粘住地面及建筑物表面或树皮上残留的灰尘 。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蝉开始出来活动,它们会飞到树上寻找食物、越冬和交配产卵等活动 。其一生共蜕皮3次,从蜕皮后到飞出地面大约需要10天左右 。蜕皮时蝉会把身体隐藏在树枝或树根的缝隙中,由于它的活动能力强,所以在树干和树枝上很难看到它飞出来,在地上也很难找到它们的踪迹 。当它离开地面后就会飞到很高的地方再也不飞出来了 。它在树上是一种无性繁殖物种,所以说蝉类大多都是以这种方式来繁衍后代 。
四、鸣叫
蝉的鸣叫方式分为有声鸣蝉和无声鸣蝉 。无声鸣蝉主要是依靠腹部末端的两对小翅膀来发声 。蝉无声鸣蝉是一种喜阴昆虫,喜光而不耐光,当光线照射到它们头部时,它通过头部的发光器官发出一些声响来吸引昆虫来进行捕食,使其有个隐蔽的位置 。因此,有声鸣蝉主要靠体表鳞片发出声响,一般以声调在0.5~2之间 。蝉身有一定的节律,从初鸣叫到终鸣叫其节律逐渐减慢,即不会鸣叫而消失在夜间 。
五、防治方法
【蝉的外形特征】
在防治上应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根据蝉的习性,选用相应的天敌,如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等防治 。在环境控制上主要是在地面喷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等广谱性杀菌剂防治 。在蝉集中孵化期喷施多菌灵或百菌清,或选择在5~6月份进行 。在发生初期,可采用物理防治方式进行防治,即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在树冠下设置人工捕杀器捕杀幼虫,又或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等手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