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 即七月半祭祖节 , 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 。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 , 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 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 。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 。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元节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 , “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灵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 。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 , 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如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 。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 , 而祭其先祖父母也 。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 , 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中旬,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之时 。
七月十四祭祖习俗古已有之 , 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 。而“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之后道教的说法 。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鬼众了 。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 , 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 , 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 , 因此又称鬼节,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 。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 , 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 。
古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祭祀,“七月半”源于民间世俗、道教、佛教三种文化,其祭祀文化流传已久,影响地域广泛 。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后期的“七月半”习俗,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融合 。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 。
一般认为,中元节 , 又名“盂兰盆节”、“鬼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 。正确来讲,七月十四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说法,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 。自道教兴起后 , “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 。这个节日是三俗合一的节日 。
“中元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征用 。佛教中的七月,原为一个佛的欢喜月,而非“鬼节” 。但为何七月的盂兰盆节成为“鬼节”呢?盂兰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译,原意为“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 。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经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 , 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 。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 。不知是巧合,还是道教附会佛教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都设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 。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 。同时也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分清,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混用 。
七月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 , 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 , 俗道僧三流合一 。民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举行 。如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 。”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 。因七月暑?。?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在旧时 , 中元节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 。
在20世纪20-40年代,七月十四祭祖远比“七夕”、“清明”热闹 。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 , 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七月十四节俗的首要内容 。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
20世纪50年代,七月半祭祖依然热闹 。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 。传统七月半祭祖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 , 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 。
60年代中期 , 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七月半祭祖,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 。“文革”时期 , 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七月半祭祖节也没能幸免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七月半祭祖节却被冷落了 。
到了当代,虽又重提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七月半”祭祖追远的文化意蕴很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 。加上由后期演变成的“中元节”所赋予与鬼魅“迷信”的密切关联,所以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突出 。如今原始内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零星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 。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 。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阴历七月十五就是中元节 , 佛教叫盂兰盆节,是倒悬之意,俗称“鬼节”,我地有十五作十四的习惯 , 是提前作节过节了 。中元节最早源自道教 。我国古代有将一年分三元之说,正月十五是上元,七月十五是中元,十月十五是下元 。道教论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 。所以有中元要普渡孤魂野鬼之说 。后来佛教从印度传入,道佛儒三教合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 佛教也借用之 。
我地习惯当七月十四做节,传说在宋末 , 快要做中元节时 , 元兵进一步南侵,各家各户便提前做节祭祖敬祖,然后南迁以避兵扰,从此就习惯做七月十四不做十五了 。而且是“冬朝年晚,七月十四做午间 。”
在古代,中元节习俗要祭祖,打醮放河灯 , 祭鬼神,这是道教的习俗 , 后佛教传入,宣扬生死轮回及因果论,还造了个“目连救母”故事 , 目莲孝顺,其母刻毒,死后便被打入地狱受苦,目莲见母与饿鬼争食 , 便用钵盛饭喂母,但未到母口就化为火炭,目莲奇怪就向佛诉说,佛说其母罪重,赖你一人之力无法解脱,须赖众人众僧去做才行 。于是便在中元节要求众人众僧替已死或还在生的父母解除厄难 , 用盆盛百味五果供佛又祭鬼,用钵盛水饭泼给孤魂饿鬼 。故什“盂兰盆节”即是“解民倒悬”之意 。
中元节俗称“鬼节” 。世上真有鬼吗?心中有则有 , 心中无则无 。但无论如何,祭鬼敬祖的习俗已传承下来了,信与不信,都依习惯遵传统而祭拜之 。
【中元节来历100字 中元节的来历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