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是一件靠皮膜振动而发音的乐器,琴码是传递振动的首要通道 。是除琴身主体之外对音质影响最大的零件了 。演奏时琴码是如何使用的呢?
二胡如何用琴码
我们可以把二胡的组成部件,看成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 。二胡的琴身、琴筒和琴皮 , 在出厂时就已经定型了,其材质和工艺决定了琴的品质和挡次,我们已无法改变 。但对千斤、琴弦、琴码、琴弓、滤音垫的配置,我们还是有机会、有可能去选择、调整和改善,这就叫优化组合,或者叫资源的整合 。
如果方法得当,配置合理,调整得恰到好处 , 就能够把琴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到最好的水平 。当然,这种整合、调整 , 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脱胎换骨 。
千斤的位置:教材上说,用自己的肘部抵住琴筒,手臂与琴杆平行,以小指根部的高度确定千斤的位置 。但每个人的手指长短不一 , 还要进行微调,手指长的上调 , 手指短,特别是小指比常人短的,应该将千斤下调 , 直到按弦音准合适为准 。绑千斤的线材对音质多少有些影响 。绵线柔和,尼龙线明亮,用金属挂钩,声音清脆 。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
琴弦的选择 , 琴皮松的,配硬些的弦,琴皮紧的,应配软些的弦 。琴弦也有一个与琴皮、琴码磨合、适应的过程,不要拉几首曲子就换掉 , 要等弦的张力稳定以后再作决定 。合适的琴弦,应该达到外弦、内弦音色差异不大,高低把位音量比较均衡,声音圆润优美,加滤音垫后各音区无噪音,琴弦的手感符合自己的要求 。
琴码的调配:小小的琴码对音色有很大影响,这与它对琴弦振动频率的传导有关 。不同的木质密度、频率传导系数,会对琴皮的振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琴码的形状、与琴皮的接触面积大小 , 都有说道 。琴的音色基本特征,如浑厚的、明亮的、柔和的、硬朗的,已经取决于琴的品质,不可能彻底改变 。你对音色的喜好,在买琴时就应该充分考虑 , 选择琴码只能是进一步发挥出这种特色,作局部的改善 。
琴弓的挑?。呵俟那嶂亍⒐谋『瘢?以及琴弓的松紧调整,取决于各人的习惯,只要运弓顺手就行 。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摩擦力大的弓毛,好的马尾能咬住弦,不打滑 。高质量的松香能增加摩擦力 。滤音垫配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音色效果 。这里只强调一个原则:你喜欢什么音色,就配什么材质的滤音垫 。做到与其他组件的特点相一致,与整体的组合相协调 。
对二胡的整合与调整,其目的就是把你的琴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也就是把琴音调“通”了,就算是达到最佳状态了 。怎样才算‘通透’?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办法来观察 。当你拉琴的时候 , 请人用手轻轻接触琴头弯处的白色骨头平面,如果能有振动感,即表示琴音通了 。振动感越强,琴音越通透 。
二胡琴码的重要性
琴码与琴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把琴的最佳声音状态是需要对琴码赋予很大的关注 。一个小小琴码的微小变动会引发声音的明显变化 。有经验的演奏家,看一看琴码、拉一拉、听听琴声马上就会知道这把琴与琴码是否匹配 。
如何选择和调整好一把二胡、挑选一个和琴匹配的琴码是很「灵验」的一招,这样演奏起来才能达到二胡满意的声音效果 。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琴码,我拜访了资深琴码制作师郭师傅,向他学习与探讨琴码的制作 。
郭师傅制作琴码有50余年啦,有着丰富的制码经验 。许多演奏家用的琴码都是出自郭师傅之手 。听他讲:“近几年在琴码制作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以前北京传统码是枣核型的,南方码是圆形的” 。
近年来,早己打破传统制作观念、郭师傅现在制作的琴码、会根椐材料的特点、再决定它的形状,高低与大小进行制作 。郭师傅拿出四五十种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码子给我看,他说:二胡琴码不具有通用性,琴码是要根据琴声的需要来选配合适的码子的,各种材料与形状的码、各有优缺点 。挑选形状大小与材料不同的琴码 , 是需要与二胡最佳共振共呜点相吻合的 。是要看琴皮蒙的松紧度、根据季节气候、空气湿度对皮膜的影响—-等因素来选配的 。
一般来讲、声音发亮、声音噪的琴可选用稍大、木质稍软的码(如、松节木、枫木、松木、色木) 。而声音小、音色纯净的琴就可以选用稍小、木质稍硬的码(如紫橝、乌木、红木) 。
通常枣核形码:底盘小而窄其发音高亢而宏亮 。圆形码:底盘呈圆形其音色柔美、浑厚 。因材料不同、密度及谐振频率对二胡音色的形成也有及大关系 。
木质松软,密度低的码子如:松节、色木、枫木、松木、枣木、油松木等 。
声音圆润甜美,木质坚硬、密度高的码如:象牙、紫橝、乌木、红木、黄花梨等 。
郭师傅还把木质特点结合起来,在枫木上加上坚硬的乌朩,做出软硬适宜的码(这种码软中代硬、适宜多数二胡上配用叫「万能码」 。
他还讲到:制作琴码的材料与形状没有太多的讲究 。有些名贵木材做出的琴码不一定适合你的琴,不要迷信昂贵的琴码,关健看是否适合你的琴 。
码子需要在琴上反复调适的,要调整好一把二胡的码子是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经验的,是一门经验积累的地道的功夫 。找到最适合你琴声的琴码、就是最好的 。
要想得到自己喜欢的音色 , 就要多准备一些不同材料、不同形状与大小的码,通过反复对琴码的调试能够让二胡的音色纯净,声音圆润优美,从而达到自己满意的声音效果 。
二胡琴码的作用
二胡声音是由琴弓马尾上成鳞片状蛋白质纤维鳞片与琴弦摩擦运动产生 。其中,弦所发出的声音是微弱的,琴码将弦的动能传导至琴皮,此时,琴皮所产生的音量也欠佳,琴筒将琴皮振动引起的空气运动聚集其中,形成焦点 , 达到共鸣的效果,然后声音传入人耳 。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振源,琴弦为主振 , 琴皮为此振 , 连接二者的只有琴码 。能量的损耗,振动的优化,均有琴码所决定 。彭曙光师傅曾经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 将二胡琴体的发音程序、部位、功能、用拟人化的代表方法分工:声带是二胡的弦(发音源),喉头是琴码(音源的谐振传导体),口腔胸腔是琴筒(主共振共鸣体,又可以说是二级或最终共振共鸣放大体),鼻腔是是琴杆、琴轴、琴托、千斤(辅助共振共鸣体,二胡在啦奏时全身都产生共振共鸣的,从琴头、琴轴、琴托、千斤处都能感觉到有明显的振动感觉,有振才有音,这是物理学发声的简单原理 。所以二胡是以琴筒为主发声体,全琴其他部分都是重要的辅助发声体) 。按此代表分工来看,喉头及琴码的功能是不可小觑的 , 是二胡音色、音量、音质的重要影响和决定因素之一 。
琴码——喉头的作用功能分析:琴码具有传导作用,它承上启下将琴弦(音源)的发音传导到皮膜琴筒,在振动过程中要求琴码能够滤去或者减少不必要的噪音杂音等 , 协调高、中、低音频的传导,使之较为和谐;对部分音频具有扩大或降低减少的作用(理论上称之为谐振和阻尼作用) , 要求对琴弦的音源具有扬长避短的功能 。二是琴码还具有自身初级共鸣共振放大扩散功能(谐振功能),然后琴码把通过自身初级共振共鸣放大后的音源传导至琴皮,琴筒再进行共振共鸣扩大,琴码对音源的初级初级共振共鸣放大扩散功能,对二胡的音质、音色、音量是起到非常关键作用的 , 所以二胡是制约和决定二胡发音的重要因素 。琴码像人的喉头,肺部气流激动声带发音,然后通过喉头的调节共振共鸣 , 经过口腔、舌头、胸腔的调节共鸣放大,鼻腔等的辅助共鸣,最后才发出委婉动听变化无穷的声音来 , 若喉头他、有疾或先天不足,其音质之难听可想而知 。琴码又像麦克风,优者具有降噪除杂、补偿增益、调节平衡、高保真高灵敏度等功能,劣者也充其量不过是但当一个简单的传导体罢了 。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把二胡,琴皮取自缅甸野生金花山蟒,琴筒琴杆用材是来自印度的小叶紫檀 , 马尾采自内蒙古乌珠穆沁牧马 , 琴弦是德国造的红龙弦,那片贴在琴筒上的纯天然玳瑁印尼合里岛琴托下的两个挂弦螺钉澳大利亚进口的碳纤维螺钉,头上戴的是来自赞比亚的祖母绿宝石帽子 , 琴轴间镶嵌着唐诗的博茨瓦纳象牙片,弓杆有的是产自我国湖南的湘妃竹,千斤用的是宋代出产的牛筋 , 加工二胡使用的是从美国进口的昂思路木工刀具,由今年北京精品二胡制作比赛评出的二胡制作大师亲自操刀制作,由当今实力派二胡演奏家持弓,定能发出浓郁二胡韵味的优美音色 。当这一切已成定局,码子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它对二胡的声音是决定作用,选择得当将会锦上添花 。
鉴于此有人提出“一个码子半把琴”,我认为有其合理性,但太过绝对 , 假如一把琴在选材做工演奏方面均不到位 , 即便是琴码由千年古料碳两千制造,即便是琴码制作的再精致细腻,圆滑对称,想发出好的真正的二胡声音也纯属天方夜谭 。正如所讲:美女素装轻粉而靓丽超群,粗妇浓妆艳抹难掩俗像拙迹 。因此,还原二胡琴码,理性认识琴码,正确选择琴码,成为调节二胡音色的一门学问 。



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它起着重要的作用 。
它使用木头、竹子和金属纸类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树马 。
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树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 。
琴码是将字符串的声音传导到琴筒的关键部件,它对发音的好坏、体积尺寸起着重要的作用 。制作钢琴代码的材料有很多 。
几十年来,人们致秦已经进行了许多实验来制作代码,每种代码都有其优缺点 。现在主要是用枫树钢琴代码是由松树节组成的 。底部为圆形或椭圆形,高1cm , 底部宽1.5cm , 顶部宽1cm 。这两种代码通常被认为发音柔和音质纯粹的 。
当然,二胡小提琴发音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琴码,它与琴筒的木质好坏、皮膜的薄厚、松紧、天气的阴晴、空气的潮湿、干燥、冷暖均有直接关系 。
因此,琴码尽可多备几种(木质、竹质、骨质、塑料等到以便在不同气候情况下进行调整 , 至于在何种情况下用何种琴码,需要自己去体验 。
紧靠琴码的下面,还须在字符串与皮膜之间塞一小块用绒布或感觉多恩调音垫,它能解决二胡小提琴的,消除二胡小提琴的空旷音,使之集中、丰满,调音垫的薄厚、大小要适中,过厚则影响体积 , 过薄则不起作用 。
【二胡三通琴码咋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