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草原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年雨量700~1000毫米,大多数集中在湿季 。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 。大致每年5-10月大陆低气压北移,这时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行从几内亚湾吹来的西南季风(又称几内亚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形成湿季 。11月到次年4月,大陆低气压南移 , 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北回归高气压带的信风(哈马丹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 。南半球热草带草原的干、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

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
热带草原气候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 。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 。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 如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带的两侧,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区域内,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 夏半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信风影响下,形成干季.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全年气温在20℃以上.
成因地势高 , 气温较低 。墨西哥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控制,且本地地形为高原 , 地势较高,墨西哥湾暖流的暖湿难以进入内陆影响墨西哥 。因此形成了热带草原 。
物种分布代表植物:面包树等
代表动物:斑马、长颈鹿、狮子、河马等
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 , 有明显的较长干季 。自然景观为热带稀树草原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 , 分干季和雨季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一般在南、北纬10度到23度26分之间 。终年高温,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是它的突出特点 。它终年气温很高 , 有些地方甚至比热带雨林地区还热 。但降雨却集中在一年的4~6个月内 , 成为雨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另外4~5个月几乎滴雨不下,成为旱季(信风带控制) 。所以自然景观也就与热带雨林截然不同 。这里木种类不多 , 分布稀疏,草长的很高 , 通常称之为稀树草原 。
稀树草原是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栖息的理想场所,所以成为动物的王国 。动物种类多,数量大,有很多著名的天然动物园 。这里景色的季节变化明显:干(旱)季到来,树木落叶 , 到处枯黄;而湿(雨)季一到,则满目翠绿,郁郁葱葱 。[1]
简介
非洲热带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好、特征最典型的热带草原 , 其中生息繁衍极其丰富的珍禽异兽,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王国 。为了适应那里干湿季交替、草原稀树的生态景观 , 动物养成了许多有趣的行为习性 。[2]
穴居
热带草原开阔厂袤,地势平坦,缺少动物藏身躲敌的天然屏障 , 因此穴居就成为一些中小型动物重要的求生手段 。中小动物,特别是那些弱小动物,如土豚、疣猪、跳兔以及所有啮因类 , 既无凶猛的御敌本领,又少善奔疾走的逃跑能力,几乎都穴居于地下 , 洞穴成为它们生儿育女、保护幼仔、贮存食物、逃避敌害、躲避高温的理想场所 。长期的控掘活动,使它们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掘地本领,还形成了适合地下生活的身体形态:弯曲而锐利的爪子,发达的胸?。?合并的腕骨,短短的唇鼻间距 , 大大的门齿 。[2]
快跑
大型动物对于广阔草原景观的适应则表现于迅速的奔跑能力,这里几乎聚集了地球上所有的跑得最快的动物 。例如羚羊 , 全速奔跑时速高达80千米,斑马时速40千米,长颈鹿40~50千米;黑斑羚一跃可高达3米,远达9米 。食肉动地在长期的追捕过程中,也练就了快跑能力 。例如:非洲狮能以每秒9米的高速奔跑 , 猎豹时速超过110千米,其加速能力更为惊人,从起跑至加速72千米/小时,只用2秒时间 。长期的奔跑,使这些动物形态结构衍生很多适应性变化:羚羊、斑马、长颈鹿、鸵鸟四肢增长,步幅加大;而猎豹则有一条柔软而富弹性的脊椎 。[2]
集群
集群生活是热带草原动物在长期生存竞争中逐渐形成的 。群居有利于共同对敌、防御敌害、增进繁衍、保护幼仔 。是弱小动物和大型食草动物抵抗凶猛兽类的有利武器 。一般来说 , 每一种群都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通常由几个强者担任首领,负责全群安全,指挥全群行动 。例如,狒狒、羚羊、斑马等都是集体生活,即使草原巨兽大象、长颈鹿、河马、犀牛、野牛等也喜群居,经常几十、甚至上百头生活在一起,共同觅食、嬉戏、对敌 。非洲草原上还可经常见到不同种群组成的混合种群 。例如,斑马、羚羊、长颈鹿、甚至还有驼鸟群聚一起,共同生活、和平共处、集体防御 。长颈鹿吃高树嫩叶,斑马、羚羊吃小灌木和野草,长颈鹿高头大眼,是天生的瞭望塔,善于侦察发现故情;驼鸟的机警和惊叫 , 则是天生的报警信号 。
热带草原高草繁生,大树稀疏,因而动物中地栖者占绝对优势,如前面提到的大象、河马、犀牛、羚羊、斑马等等 。树栖动物很少,就连本该树栖生活的少数几种动物也放弃了树上生活 。例如:驼鸟,翅膀严重退化,已离不开地面;再如狒狒,身形娇小却四胶粗壮,适于地面奔走,时速超过32千米,喜欢群集于树木稀少的石山上,晨昏活动频繁,采食野果、昆虫、爬虫、鸟卵,有时盗食谷、瓜果 。[2]
巨兽
非洲热带草原,面积辽阔,哺育了大量食草动物,这些动物的极大繁盛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因此,这里巨兽种多量大,主要有象、长颈鹿、河马、犀牛、狮等 。
大象
是非洲热带草原,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象鼻粗壮发达,能连根拔起6~9米高的大树,又变伸自如 , 可以拾起地上细小的物体;象腿如柱,能把狮豹踏毙;象牙是其门齿,质地细致,经济价值很高 , 为了保护象,国际上已严禁象牙交易 。
长颈鹿
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 。仅颈即长达2米,也使真成为兽类世界里血压最高的动物,收缩压高达350毫米,否则因脑与心脏相距3米会得不到血液供给 。这么高的血压,由于在进入大脑之前颈动脉已分成大量细小血管,血流缓慢入脑,故其低头喝水时亦不会发生脑溢血 。
河马
是陆地上体态最臃肿、丑陋的动物 。身体滚圆,头嘴庞大,终日生活在水草丰美的河湖沼泽之中,夜间上岸休息 。
犀牛
是脾气最坏的动物 。模样似牛,但两角一前一后长于头顶 , 眼小视力差 。皮肤多褶,褶内肉嫩多血管,常滋生大量寄生虫,痛痒难忍,故常到泥塘打滚涂泥,还经常因此而大发雷霆,凶狂异常 。
【热带草原气候特点】
以上就是关于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的全部内容,以及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