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名字的由来

洛阳名字的由来

战国时,洛河名雒水,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 。此名既为地理区域名亦为城名,一直沿用 。秦朝时,五行学说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周得火德 , 秦代周,应为水德,而雒阳地处洛河之阳,因此改雒阳为洛阳 。
【洛阳名字的由来】
洛阳名字的由来

扩展资料: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 , 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 。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 , 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
洛阳名字的由来

洛阳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 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改洛阳为雒阳,黄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称曹魏,设司隶校尉部 。

洛阳名字的由来

战国时,洛河名雒水 , 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为阳” , 故名雒阳 。此名既为地理区域名亦为城名,一直沿用 。秦朝时,五行学说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周得火德,秦代周 , 应为水德,而雒阳地处洛河之阳,因此改雒阳为洛阳 。
扩展资料:
洛阳市,简称“洛” , 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 , 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 , 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 。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
洛阳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改洛阳为雒阳,黄初元年(220年)年 , 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称曹魏,设司隶校尉部 。

洛阳城里看落阳

洛阳就算在古代叫落阳,跟定都没什么关系 , 因为古代中原是很发达的 , 而中原地带洛阳是九朝古都吧,根据它的地理位置跟繁华程度而定的 。只不过“长安”讨了个好彩头罢了 。

洛阳城里看落阳

古:“洛”通“雒” 。洛阳古为雒阳,
“阳”古意是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地名用阳一般都是在某山之南或某江之之北 。洛阳)在洛水之北,故称洛阳 。这是它名字的由来 。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横贯黄河,地势平坦,这是农耕文明诞生的极有利条件 。早期中华文明主要在中原繁荣,也就河南等地 。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洛邑,也就是东都 。东周时期,洛邑为首都 。战国时期,洛邑才改称洛阳,之前不称洛阳,而是洛邑 。我认为洛阳已经积累良好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这时后世的统治者已无需考虑发音是否吉利,另一个方面,洛阳古意理解为洛水之北的意思 。以上是我的解释 。
我感觉你的问题很好,令我翻了很多书,使我也增长了许多知识 。以上有误之处还请见谅 。

洛阳名字的由来和变迁

洛阳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处在洛水之阳,所以才会取名为洛阳,这个名字真的非常有意境 , 而且非常的优美动听 。
以上就是关于洛阳名字的由来的全部内容 , 以及洛阳名字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