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算偷吗?

很多家长一听到偷东西 , 立马会拉起心中警戒线 , 觉得这是坚决不能纵容的行为 。
蓉蓉的爸爸也不例外 , 几个月前蓉蓉偷了家里五块钱 , 爸爸发现后暴怒 , 一边揍蓉蓉 , 一边逼问偷钱干什么 。

亲子关系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算偷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
蓉蓉一直是个很听话的孩子 , 看到爸爸生气 , 连忙说出原因 。原来是前两天同学来家里玩 , 结果带的一个“水晶”项链不见了 , 对方觉得是在蓉蓉家里不见的 , 所以要蓉蓉赔 。
蓉蓉不敢和家里说 , 便打起“偷”的主意 。
在蓉蓉的解释下 , 这次事件平息了 , 但爸爸的心里却给蓉蓉打上标签 , 一旦有钱数对不上 , 或者自己记模糊了 , 便会怀疑是蓉蓉偷的 。
久而久之 , 蓉蓉变得叛逆起来 , 在家和爸爸顶嘴 , 在学校不认真学习 , 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

亲子关系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算偷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夫妻的世界》
看着蓉蓉的变化 , 爸爸则更坚定地认为 , 孩子偷钱 , 便是变坏的开始......

亲子关系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算偷吗?
文章图片
孩子偷家里的钱 , 算偷吗?
几乎每个孩子的童年 , 都有一个关于不能偷东西的警告故事:
有一个小孩 , 小时候和母亲去别人家玩 , 回来的时候顺手偷了一根针 。
回到家后 , 妈妈发现了这根针 , 高兴地夸奖孩子 。孩子得到鼓励后 , 便开始不断偷东西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胆子越来越大 , 偷的东西也越来越贵 。
最终 , 被人扭送到官府 。因为是惯犯 , 知府下令斩首 。
孩子却在临行前 , 要求最后一次吃母亲的奶 , 本以为是感人的场景 , 却不想孩子一口咬掉母亲的乳头 , 崩溃大喊:
“如果你在我偷针时阻止 , 我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下场 。”

亲子关系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算偷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下一站婚姻》
“小时偷针 , 长大偷金” 。所以 , 蓉蓉爸爸对于孩子偷钱的反应 , 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
但在孩子心中 , 偷家里的钱真的算偷吗?
这则要从著名的“道德两难实验”说起 。
1969年 ,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设计出十个道德两难故事 , 让孩子对故事主人公的行为进行评价 , 以此分析不同年龄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 。

亲子关系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算偷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YouTube Sprouts频道
通过实验 , 柯尔伯格发现 , 儿童道德判断可以分为三个水平:
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孩子通常在0到9岁 , 表现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 , 做事以行为的直接后果 , 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 作为事情的判断标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