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抗抑郁 一位抑郁孩子的妈妈分享: 对抑郁孩子来说,慢就是快。( 三 )


亲爱的读者朋友 , 你可以允许孩子有这样选择的权利吗?
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 就接纳了他的不变 。 不要把“维持现状”看成某种无能或失败 。 选择一种状态一定是因为它有价值 , 或许是某种不易察觉的功能 。 比如抑郁的孩子什么都不想做 , 是在用这种方式让自己休息;焦虑是孩子为了把控细节 , 达成更好的表现;不爱学习爱游戏的孩子 , 是因为被掌控太多 , 为了把时间精力释放到更感兴趣的地方做自己 。
我们首先要看到这些好处 , 才能让孩子看到:他不但被允许了不变 , 而且是一种积极的选择 。 既然不变是选择 , 也就意味着必要的时候 , 他也可能换一个选择 。
【郁金香抗抑郁 一位抑郁孩子的妈妈分享:对抑郁孩子来说,慢就是快。】走过弯路后我的泣血总结:
走得越慢 , 到的反而越快
关于改变 , 我最后想说一个秘密:改变是要一点一点来的 , 走得越慢 , 到的反而越快 。
关于这点 , 是我前面走过弯路、痛彻心扉、痛定思痛的泣血总结 。 以前没看见、不允许孩子的时候 , 亲子关系的割裂 , 家庭坠入冰窖的痛苦不想赘述 。 一路走来好辛苦 , 我这才发现:很多改变甚至是在你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 。 一开始的改变 , 普普通通 , 甚至看上去就跟没变一样 。
回首儿子生病三年多的时间 , 时间在每日的煎熬中一点点流逝 。 他休学一学期 , 然后复学 , 复学以后没有上过一次晚自习 , 没有做过一次作业 。 上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一周去个三五天不定 。 有时候上午上着上着 , 中午就回来了 。 有时候是下午三点 , 有时候是五点 , 作息比幼儿园小朋友还宽松 。 我焦虑吗?我肯定焦虑 。 我允许吗?我只能允许 。
看上去 , 他就像刚生病时的那样 , 懒散没有动力 , 回家就是电子产品不离手 。 高考前 , 他几乎不去学校 , 去机构补习数学 , 去医院吸氧 , 开了各种刷题讲解的VIP包各种研究 。 他貌似没有改变 , 我却做了很大的让步 , 除了允许 , 还要在我能力范围内给他提供各种便利 。 看上去他没变 , 但酝酿着变的种子 。
父母需要思考和挖掘的是 , 在孩子这些行为的背后 , 反映出来他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触摸到他的那颗想要努力的心 , 尽管他提出要去医院吸氧的要求有点牵强 , 但我理解为他需要更好的状态来迎接高考 。 看到一次 , 才会有第二次 。 一点改变带来另一点改变 , 好结果激发更好的结果 , 雪球才会越滚越大 。
挑孩子毛病、看出他的失败 , 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 特别是每天生活中的各种琐屑 , 真的让人抓狂 , 可是我们真的要成为孩子的差评师吗?但看出他哪里有了一点进步 , 再用一种欣赏的态度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好 , 这才是关键 。
这个过程很慢 , 慢到你有时甚至无法察觉 。 而当你眼中充斥着孩子的各种缺点毛病、充斥着焦虑疲惫的时候 , 就更加无法察觉 。 我经常跟家长们说 , 这个病专门治疗家长心急 。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欲速则不达 。
接纳孩子的本质就是接纳自己
让自己慢一点吧
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多得数不过来 , 我们总是希望拥有尽可能多的东西 , 于是心浮气躁、汲汲营营地追求 。 求得这个 , 丢失那个 , 心中满是愤懑 , 求不得、舍不得 , 懊恼不堪 , 生命就这样在拥有和失去之间流走 。
其实 , 生活中诸多的压力 , 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找的坎;生命中诸多的痛苦 , 都是我们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 接纳孩子的本质就是接纳自己 , 这个过程不要设限 , 让自己慢一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