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原生家庭宿命论的错误在于认为“人的一切都是被过去决定的” , 而实际上 , 人是被未来所决定 , 这个未来的选择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 , 需要我们去奋斗 , 活出未来感召的力量 , 这是我认为比起过往经历更核心的人生 。
真实故事计划:这种面向未来积极的憧憬 , 对真正受到原生家庭伤害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 , 他们的心理创伤很难疗愈 。
彭凯平:当然 , 但认识到心理创伤的来源 , 拥有改变的意识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
【|对话清华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是错误的】行动的方式有很多 , 比如改变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模式 , 自己已经有了小孩的话 , 就改变与小孩的相处模式 。 如果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批评中 , 那么现在对自己的孩子可以以夸奖为主 , 如果在幼时父母总是对自己不理不睬 , 那么现在就每天留出至少1小时与孩子沟通 。 过去无法更改 , 想要改变别人也十分不易 , 我们可以先换个思路 。
所以我特别着急在什么地方呢 , 我们很多朋友因为没有学过心理学 , 更容易相信各种“教育学家”的经验宣讲与建议 。 但过往特定的案例具有不可重复性 , 别人成功的经验对于其他个体来说只有鼓励的作用 , 所以“经验”有可能是错误结论的合集 。
我写《孩子的品格》这本书的时候 , 提到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 , 不要以经验为重 , 想着自己带过几个孩子、教过很多学生、当过小学的校长 , 就一定认为自己懂孩子 , 其实懂的是自己的经验总结 , 并不一定是科学的结论 。
“挫折教育”影响了几代中国家庭 。 我的一个学生说 , 他小时候总是特别努力做每一件事 , 为的是父母亲能在他表现不错时 , 说出一句表扬、赞赏的话来鼓励他 。 但无论他多么努力 , 始终没有得到过一句夸奖 。 即使高考考入了清华大学 , 父母也只是和他说:“你本来就能考上清华 , 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后来他读到了博士 , 在不经意间发现父母是认可他的 , 只是担心表扬赞美会令他骄傲 , 才故意摆出一副不满意的样子 , 想激励他时刻追求卓越 。 这位学生和我说:“当我知道了这个情况后 , 我不仅不感激他们 , 反而有一种怨恨感 。 ”
本文图片
图 | 彭凯平教授正在上课(图源受访者微博)
真实故事计划:您刚才说 , 年幼时孩子的认知与父母的边界模糊 , 但随着成长 , 他们会在矛盾中更清楚自己是单独的个体 , 除依赖家庭外 , 能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 比如选择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
彭凯平:是的 。 很多人将人生比作一个自我发现的历程 , 这里的“自我发现”就是找到独立于父母之外的自我 , 主动选择不再由父母的特性来定义“自我” 。 真实故事计划:在苏珊·福沃德(Susan Forword)《原生家庭》一书的书评中 , 有位读者写到“一个人身上活着两代人的灵魂” , 您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彭凯平:这种格言式的总结总是显得非常精辟 。 但其实我们仔细推演 , 真的是两代人吗?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 父母也受到了他们父母的影响 , 是不是四代人也可以说得通呢?
一个人身上会有很多代人的灵魂 , 不止是接受我们父母的影响 , 还会有先祖留下的影响 。 我们生活在强烈的集体无意识中 , 这个集体无意识包括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方方面面造成的影响 , 并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 。
文化总是宏大、潜移默化的 , 我们在具象的生活中很难想象也很难发现 , 但讲到“家庭”就更容易理解了 。 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 , 我们很容易发现自己家庭与其他家庭间的差异 , 然后将现在所不满足的、难以控制的、备受压力的因素归因到童年经验与自己的家庭 。 对“原生家庭”的探讨演变为“原生家庭宿命论”也有这层原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结婚|社会心理学:“大龄未婚”女越来越多,甚至泛滥,是文明发展的必然结局
- 心理学:你最喜欢哪处美景,测出你是否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 心理学:你第一眼喜欢哪盏灯,测出什么才能真正点亮你的人生
- 失眠|如何从根本上彻底走出失眠症?心理学家:1个技巧,一觉到天亮
- 心理学|心理学:无法摆脱失恋的痛苦,是因为眼界不够开阔
- |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假期?心理学家:休息享乐也很重要
- |亲密关系心理学:人到60岁,谁才是你最亲的人
- |心理学:不喜欢佩戴任何饰品的女人,都是什么心理?
- 心理学|心理学小测试:格局越大的人,越容易看到一条狗
-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心理学:有5句话,面对任何人都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