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清华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是错误的

这里是非虚构写作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公众号ID:zhenshigushi1) , 每天一个打动人心的真实故事 。 欢迎关注及投稿 。
|对话清华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是错误的
本文图片

|对话清华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是错误的
本文图片

"
2021年最令人心寒的新闻 , 是一个女孩在街上打母亲 。 事情发生在江苏常州街头 ,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 女儿坐在母亲的电动车后座 , 吼叫着“走啊 , 快走” , 戴着头盔的母亲不为所动 , 最后女儿愤怒了 , 与母亲扭打在一起 。
闹剧的起因其实是母亲食言 。 故事里后来发怒的女儿 , 原本打工攒了4000元 , 和母亲说好请她添2000元 , 给自己买一款心仪已久的新款手机 。 但到了手机店 , 听店员说旧手机修修还能用 , 母亲旋即拒绝给女儿买新手机 。 走出店铺 , 母亲没有立刻离开 , 而是在街道边 , 有故意引来路人围观女儿“任性”之嫌疑 , 在人群凝视下 , 女儿的情绪逐渐被击碎 。
事情传到网上继续发酵、反转 。 网友的舆论从指责女孩 , 到指责母亲利用“煤气灯效应”让女儿当众失控 , 再落到了“原生家庭”四个字 , 认为这就是典型的原生家庭的不幸 。
原生家庭理论流行之后 , 许多人为自己的困惑找到了答案 。
性格胆小自卑源于幼时父母的重男轻女;与男女朋友相互猜忌是因为自己破碎的家庭;无法从容处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 , 则是因为从小成长在父母的打压式教育中 。 “原生家庭”的理由匹配任何一种情况都看似合理 , 这一讨论愈发笃定 , 有了“原生家庭宿命论”的意思 。
从理论到宿命论的变化 , 真的能解决人的问题吗 , 这也引起了一众心理学家们的反思 。
彭凯平教授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国内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 ,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他 , 是中国较早一批赴美研习心理学的学者 。 2021年8月 , 他在某杂志的访谈中 , 用“有失偏颇”来描述当前社会中原生家庭论调的流行 , 彭教授认为 , “人是被未来决定的 , 而非过去” , 一则标题为“原生家庭理论是错误的”视频内容随即在网络传播 , 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 。
一位叫“小布晚”的网友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理想化 , “原生家庭的影响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最重大的影响 , 不是说往前看就可以理解和化解的 。 ”也有一些网友认为“这是种‘凡尔赛式’的正能量” 。
彭教授习惯于这样的争论 , 在二十多年的研究中 , 他笃定积极心理学能够激发人对未来的憧憬 。 真实故事计划联系上彭凯平教授 , 请他就他主张的“原生家庭理论无法决定个人未来”的观点 , 展开更多讲述 。
以下是真实故事计划与彭凯平教授的对话:
真实故事计划:“原生家庭”理论最近频繁被人们提起 , 作为解释自己生活境况的成因 , 您怎么看待这个趋势?
彭凯平:人普遍会去探索自我边界 。 小的时候 , 我们认知自己有怎样的特点 , 是从认知父母身上有怎样的特点开始的 。
原生家庭对人的发展确实有影响 。 我曾接待过一个高三学生的家长 , 说孩子患上了抑郁症 , 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 , 不愿意去上学 , 谁也不想见 。 后来我了解到 , 孩子拒绝去学校 , 是因为一次学校老师在班里谈论毕加索画作的时候说:“毕加索的画没什么了不起的 , 连小孩子都能画出来 。 ”当时班级里有许多同学都附和老师的说法 。 这位学生觉得老师没有尊重历史事实和艺术 , 反而一味在课堂上讲自己没有根据的说辞 , 这令他十分愤怒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