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片|筱绪 ?
极物君语: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唯有见到糖,尝到甜味,便有快乐和满足奔向心头 。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伙要炮 。”
腊月廿三,灶王上天 。在祭拜灶王爷的日子,必备一点儿糖 。考究一点的,会准备糖瓜糖饺;随意一点的,也会摆上一大块的红冰糖 。期望通过这些糖,哄得灶王爷心花怒放,只管“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文章图片
人们总想把来之不易的东西献给神明 。
数千年前,为了一口甜滋滋的蜂蜜,山民不惜翻山越岭,穿林上树 。唐朝时,太宗皇帝遣人越洋远赴印度,只为求一份“制糖真经” 。
难得的甜,是先辈们在困苦里的一点慰藉 。天灾时粮食不足,义乌人会收集鸡毛鸭毛,去换一块小小方糖,在稀汤里刷一刷,让饿意不再猛烈地钻心剜骨 。
现在,物质已经很充裕了,但人们还是保留着对甜味的依恋 。在受到挫折时,我们依旧相信,甜味会越过霜雪,消解艰辛,带来温柔的治愈 。
文章图片
图片|兔麻菇 ?
01
「无锡酱排骨:一斤排骨半斤糖」
在旧时,吃得甜是富庶的象征 。南北行商汇于江南,带来财富的同时,也让江南一带的味觉和甜味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
如果要在江南中找一个最能吃甜的城市,无锡又是当仁不让拿第一的 。连吃遍中国的汪曾祺都点评道,“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 。”
无锡人有多能吃甜?他们的酱排骨,一斤排骨里要放半斤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无锡人自己却要说:“伊格排骨,勿太甜 。”这样的排骨,他们竟然还觉得不会太甜 。因为传统的无锡酱排骨,是甜出头,咸收口 。融合的甜味让排骨更好地被接受 。
糖的加入让食物的鲜味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示,浓厚的糖汁在骨肉上裹了一层琥珀色的软壳 。在糖分的加持下,排骨的肉质更软,轻轻用手一撕,就酥烂脱骨,入口甜中有咸,纠缠的浓烈滋味勾得人馋虫大动 。
文章图片
图片|一只小胖鱼 ?
02
「苏州糖粥:吃过糖粥就有福」
“笃笃笃,吃糖粥,荡荡观前吃糖粥……”软糯的吴语吆喝总习惯在清晨响起 。
一碗姑苏糖粥,是许多苏州人的早餐回忆 。
糯米和梗米按比例混合,煮至开出绵密的花 。一边搅拌成糊,一边撒上灿黄如金的桂花蜜 。出锅的时候,还要浇上绵密稠厚的赤豆沙 。苏州的老人们常说,糖粥初成于冬日,人们相信,赤豆能够驱赶疫鬼,带来福气,没有那一勺赤豆沙,便不算正宗的糖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小年,致我在乎的人:愿新年,胜旧年
- 我在乎 小年,致我在乎的人:愿新年,胜旧年
- 小年习俗知多少
- 牛肉 2021我的年度餐厅
- 刘奕君|51岁的刘奕君摸小鲜肉的手,为什么不是绯闻反而是好事?有原因
- 茂名|骨肉分离25年,这个茂名家庭终于团圆了!
- 钟汉良 钟汉良新剧,开头就刀刀,老演员齐上阵,还有小鲜肉什么事?
- 农村|男子酒席上夹肉给姑娘吃,姑娘乐开了花,网友:在哪里我去帮她吃
- 虎年春节在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农村大爷街头卖猪肉,收到1100元假币吓得瘫坐在地上
- 停车位|女子人肉占车位,被车强行顶开愤而报警!网友吵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