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四、操心的母亲
二伯母早逝 , 我从记事起爷爷奶奶是和二伯父住在一起的 , 爷爷忠厚老实 , 勤劳能干 , 劳动之余 , 喜欢读书 。 印象中奶奶是个话唠 , 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 不喜欢我们这些丫头片子 , 待人接物也不够和蔼 , 母亲并不喜欢她 。 但作为儿媳 , 应尽的责任 , 母亲是不会少的 。 每当我家包了水饺、炖了鸡肉 , 母亲总不忘让我或姐妹端一碗 , 先给爷爷奶奶吃 。 过年 , 过节 , 爷爷奶奶必到我家吃饭的 。 我大伯家有四个哥哥 , 弟兄众多 , 媳妇们各有各的心眼 , 难免会产生纠纷 , 哥哥们如果有了矛盾 , 都会来我家找母亲告状 , 母亲说话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 三言两语 , 就把哥哥们的矛盾给化解了 。
我幼年时 , 二哥和二伯父经常发生口角 , 为了调解他们的矛盾 , 母亲磨破了嘴皮子 。 母亲就是我们老朱家的“调解员” , “顶梁柱” , 为这个大家庭操碎了心 。 爷爷90岁时 , 我二姑突发疾病去世 , 爷爷非常伤心 , 生活已不太能自理 , 就由大伯、二伯和我家轮流照顾 。 轮到我家时 , 父亲总要亲自给爷爷洗头、刮脸、擦身、洗脚(两个粗心的伯父一般不会给爷爷收拾 。 )母亲总是做最可口的饭菜给爷爷吃 , 爷爷的衣服也给洗的干干净净 , 这样一直照顾到爷爷92岁去世 。
记得儿时 , 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 , 一个多子女的母亲 , 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 , 做饭、炒菜、喂鸡、喂猪、洗衣、扫地……白天有做不完的家务 , 晚上还要熬夜给我们缝补衣服 。 遇上农忙时 , 母亲更是起早贪黑 , 辛苦异常 , 如果赶上子女染上小疾 , 母亲更是身心煎熬 。 为了子女 , 为了家 , 母亲耗尽了心血 , 一头青丝过早得染上了白发 。
壮年的母亲长有一双特粗的大象腿 , 每天拖着沉重的双腿 , 超负荷劳动 , 母亲不到60岁就累成腿疾 , 为了治好腿痛做家务 , 母亲只好大把大把地吃药 。 记得我有时回娘家和母亲一床睡觉 , 母亲的腿疼得不停地哆嗦 , 可母亲从不喊疼 , 吃了止疼药 , 第二天早晨照样一脸阳光 , 精神饱满地做家务 。
70多岁的母亲 , 柱上了拐杖 , 照样里里外外不辍劳作 , 80岁时母亲坐上了轮椅 , 让腿折磨得几乎不能走路 , 可坚强的母亲依然不愿拖累子女 。 去年母亲因患间质性肺炎肺衰竭而去世 , 我一度怀疑是因母亲服了太多的止疼药所致 。
八九十年代 , 我们多子女的家庭虽然解决了温饱 , 但生活条件依然较差 , 虽然父母拼命劳动 , 我家也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肉 。 母亲为了让我们能吃上点荤腥 , 有时会买来煞白的猪肉膘 , 切成方块 , 放在锅里炸得金黄 , 那喷香的猪油渣的香气会飘满我家的小院 。 馋的我们姐弟几个直流口水 , 但懂事的我们 , 就连猪油渣也舍不得吃 , 要留给我家最苦最累的劳动力——父亲吃 。
一到农忙时节 , (那个时代 , 农忙时孩子是要放假的 。 )我们姐妹不论大小都要和父亲一起起早贪黑地下地劳动 , 母亲为了我们 , 总是变着法子给我们做好吃的 , 我最爱吃母亲包的韭菜水饺 , 一次能吃上一尖碗 , 每次吃完肚皮撑得弯不下腰来 。 由此 , 母亲还送了我个绰号“包子篓子” 。 母亲喜欢读书 , 懂得许多道理 , 母亲经常会用一些押了韵的格言、警句来教育我们 , 母亲想让我们不斤斤计较 , 做一个有度量的人 , 会说 , “宰相肚里能撑船”;母亲要我们 , 不要贪小便宜 , 甘于吃亏 , 会告诉我们 , “吃亏人常在”;母亲教育我们 , 老人脾气再差 , 也要孝敬老人 , 会说 , “老的无过天无过”;母亲就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 喜欢以德抱怨 , 她常对我们说:“人有敬怕的 , 没有讹怕的 , 你敬我一尺 , 我敬你一丈 。 ”……母亲就是用这些格言 , 教育我们 , 用自己的行动教我们如何做人 。 母亲为人处事态度 , 得到了亲戚、邻居的尊敬 , 爱戴 , 也让我一生受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离婚 30年前,农村剩男娶了个二婚带儿妻,如今孩子大了女方坚决要离婚
- 误解|所有的不开心都止于此吧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今天为大家分享几首有趣的马屁诗 文|枫叶开心一刻
- 赵金厚|【青未了】赵金厚专栏|思念
- 01.早上在群里闲聊时 为什么婆婆生二胎,老公却不愿意要孩子?
- 陈亚男|曝陈亚男又嫁“富二代”,男方正脸照曝光,网友:又一猪头焖子
- 王振玲|【原创】内蒙古|王振玲:浦江随笔
- 人世间 《人世间》原著:十二年4个情人,蔡晓光的出轨只是满足生理需求
- 葳蕤|随笔:走吧,寻春去
- 谷爱凌|别人很好,我也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