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宁愿你被社会打脸,也不愿你被社会温暖( 五 )


孩子,我宁愿你被社会打脸,也不愿你被社会温暖
文章图片
孩子,我宁愿你被社会打脸,也不愿你被社会温暖
文章图片
教给孩子危险世界观 ,
不能让他们在现实世界更成功
但是 , 人一生总得被打脸 , 你必须得选择是现在你打孩子、将来ta被别人温暖 , 还是现在你温暖孩子、将来ta被别人打脸 。
区别是:选择前者 , 孩子会爱你一辈子 , 长大后仍然会跟你保持紧密的联系、到你这里来寻找慰藉 。
选择后者 , 孩子会恨你一辈子 , 转而到其他人那里去寻找爱 。
——好吧 , 这么说好像太自私 。 但是 , 即使是从孩子的角度看 , 如前所述 , 小时候就被打的后果 , 也要比长大了才被打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
因为从大脑的贝叶斯模型来看 , 先验信念的威力要比我们想象得大得多 。
孩子,我宁愿你被社会打脸,也不愿你被社会温暖
文章图片
如果用数字来比喻的话 , 就是假设人一生总要挨100次打脸 , 但是越小的时候 , 打脸所摧残掉的幸福越多 。
假设与年龄成反比(1岁时打脸负作用是100 , 2岁是50 , 100岁是1) , 那么你在10岁之前把ta人生之前该打的脸都打完 , 一年打10次 , 能打掉10*(H(10)-1)=19点幸福 。
但如果你10岁之前保护ta , 让ta10岁之后才开始被社会“自然”打脸 , 一年打4次吧 , 35岁差不多也该成熟了 , 那才打掉4*(H(35)-H(10))=4.8点幸福 。 这是4倍的差距 。
况且 , 从我自身的例子来看 , 被社会打脸也没有什么 , 打来打去 , 我不还是活得挺好的嘛?
有自己喜欢的事业 , 组建了很好的家庭 , 关键是心里一直阳光积极(好吧 , 我承认我也有过因为童年太幸福而低估了世界的难度 , 因此遭遇挫折后怨恨父母的时候 , 但那只是短暂的 , 对他们的爱才是压倒性的 , 更何况现在已经完全想通了) 。
挫折 , 谁没有呢?
最近一期《积极心理学报》(JournalofPositivePsychology)上的文章也验证了我的看法 。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父母以为告诉孩子世界很危险 , 是为孩子好——他们错了》 , 发现超过一半(53%)的父母会认为教给孩子危险世界观更好 , 因为这样孩子才能对世界做好准备 , 能更好地被世界打脸 。
但研究者的大规模调查却发现 , 事实正相反 , 持危险世界观的人 , 在事业、健康、心情等各个维度上 , 要么比持安全世界观的人差 , 要么差不多 。
虽然这只是一个相关研究 , 不能因此得出因果关系 , 但是它是对那些父母的信念的一个强有力的反驳 , 也就是说 , 教给孩子危险世界观 , 并不能让他们在现实世界更成功 。
总结一下:
1.年龄越小 , 事件对人的影响就越大;
2.人一生总要经历好事和坏事 , 尽量把好事放在前面 , 坏事放在后面 , 对孩子更有利 , 效果上相当于经历了更多的好事、更少的坏事;
3.不用担心“少壮不打脸 , 老大徒伤悲” , 科研结果表示 , 没有这回事 , 反而是那些养成了安全世界观的人过得更好 。
所以 , 这篇文章的主旨 , 估计你也听过 , 就是从大脑的贝叶斯模型的角度 , 再次诠释阿德勒的那句“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毕竟脑科学家爬上的每个山顶上都坐着一个佛洛依德或者阿德勒 。 不过 , 至少对于我来说 , 每次在机制上往底层再多挖掘一层 , 就让我对行为更加有信心了一层 。
作为一个终生被社会打脸的人 , 我仍然坚定地希望我的孩子也被社会打脸 , 因为这至少说明 , 我没有打他们的脸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