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总和生育率降至0.7,是因为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了吗?( 三 )


生育率的提升要比生育率的下降困难得多 , 因为所有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因素都构成了现代生活的底色 , 且已经成为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 比如 , 女性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进入职场工作等 , 不可能倒退回女性依附于婚姻和生育获得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状况;比如 , 生育更少的孩子 , 给这些孩子足够的关爱和资源 , 让他们尽情地成长 , 不可能倒退回孩子很小就成为家里劳动力、稍长一些就去做学徒打工的时代 。
应对人口老龄化首先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接受人口老龄化的现实 , 正如一个人年华老去 , 就要接受现实 , 活出每个年龄最好的状态 。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 死亡率下降在任何时代、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要不断争取的目标;生育率下降是现代化的产物 , 现在能做的是尽可能满足每个个体、每个家庭的生育意愿 , 让“想生的都敢生”“敢生的都能生” , 所以要通过提供生育支持帮助个体和家庭 。 应对人口老龄化还需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 特别是在人口负增长前景下的人口老龄化 , 人口总量进入缩减通道 , 需要尽可能提升现有人口的素质 , 通过改变生产方式 , 保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 减弱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可能负面影响 。
《知识分子》:随着优化生育政策 , 尤其是二孩三孩的放开 , 还有一个忧虑是对于女性的工作和受教育权利的担心 。 因为从一定意义上 , 计划生育创造了一代独生女 , 这才使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公平地集中在了男性和女性的身上 , 但随着一个家庭有很多孩子的状态再次恢复 , 会不会导致这个家庭中的女孩受教育权利受到影响 , 或者为了养育孩子 , 这个家庭中的母亲职业发展受到影响 , 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防范这类情况的发生吗?
宋健:这个问题涉及生育政策宽松化与女性受教育权利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生育政策对人口转变具有推动作用 , 但并不是人口转变的唯一决定因素 。 女性的工作和受教育机会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逐渐得到改善的 , 与生育政策本身没有直接关联 。
就子女一代而言 , 中国实施普遍一孩政策时期 , 在独生子女家庭 , 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家庭全部的资源 , 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女性的成长 。 多子女家庭是否会使得女性权益受损 , 与生育政策无关 , 而是取决于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资源的分配 。 因此 , 在多子女政策时期 , 为了保障女童的受教育权利 , 关键在于提高整个社会和家庭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 , 消除男孩偏好 , 避免重男轻女导致的家庭内资源分配倾斜和性别不公 。
就母亲一代而言 , 过去几十年间 , 大多数女性终身只需生育一个孩子 , 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工作、闲暇和自我发展 。 随着生育政策的宽松化和更多的女性生育第二个、第三个孩子 , 一方面 , 孩子的生育养育占据母亲更多的时间 , 造成更尖锐的工作家庭冲突;另一方面 , 女性在职场上遭到更明显的歧视 , 一些单位不愿意招收女性 , 女性的就业权益遭到损害 。 这一现实反过来加剧了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的低迷 , 使得一些女性为了找到工作、保住职位少生孩子甚至不生孩子 。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各类政策间的衔接配套 , 明确生育成本分担机制 , 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同时加强男性参与育儿和家务劳动 , 通过兼顾女性的合法权益和单位的经济效益 , 减轻育龄人群的工作家庭冲突 , 解除家庭的后顾之忧 , 完成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国家目标 。
知识分子:目前大家经常提到“一个生育友好型的社会” , 这样的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 , 它跟女性友好(女性权益) , 家庭友好(更多的家庭时间和每一个成员的参与) , 儿童友好(儿童保护 , 儿童教育)等等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 欢迎您讲一下 。 我们应该如何来构建这样一个社会?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