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小灯」余宙:从业第一天,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开一家游戏公司

“Alliswell” , 一切都会好的 。
这句口头禅几乎也成为了余宙的人生信条 。 正如召合网络在TapTap上的简介所言 , 他们在努力通过西北风和光合作用生存下去 。
《召唤与合成》(以下简称《召合1》) , 这个2018年上线至今仍保持着9.7的高分的“成功之作” , 也仅仅是让余宙与团队“终于活了下来” 。
「燃小灯」余宙:从业第一天,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开一家游戏公司
文章图片
「燃小灯」余宙:从业第一天,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开一家游戏公司】活下来之后的余宙 , 便开始踩坑撞墙 。
从研发成本160万的《召合1》到近2000万的《召唤与合成2》(以下简称《召合2》) , 游戏开发难度呈几何上升 。 几乎每一处设计都在挑战着整个团队的极限 , 但在交谈的过程中 , 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余宙对于这些挑战乐此不疲 。
“我们需要尽全力去挑战一个作品 , 即使这个作品对于大山来说 , 只是他们内部几年前的水准 , 但这就是小团队的必经之路 。 哪有那么多弯道超车 , 也没有那么多捷径可寻 。 不用自己的短板去和别人的长板竞争 , 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能够做得更好的路 , 才是更有价值的 。 ”
走在中间
最早的时候 , 我负责过一款封神题材的作品 , “燃灯”就是里面的一个人物 , 我就用了这个名字 。 以前叫燃灯大湿 , 后来因为“大湿”被赋予了一些本不具有的社会意义 , 听起来有点下流 , 就去掉了这两个字 。
「燃小灯」余宙:从业第一天,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开一家游戏公司
文章图片
燃灯说这是他的自拍
人民日报在报道华坪女高的校长张桂梅的时候 , 给她的评价就是“燃灯校长” 。 我当时就觉得这个词确实太棒了 , 这就是我所向往的事情——去照亮别人 。 虽然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本事“燃烧自己 , 照亮他人” , 那干脆就点一盏小灯 , 温暖一小圈人好了 。
我的“佛系”倒不是经历了社会的毒打 , 其实我从小就不那么在乎身外之物 , 不计较很多东西 , 也舍得很多东西 , 但我无法描述这个特质从哪而来 。
「燃小灯」余宙:从业第一天,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开一家游戏公司
文章图片
可能我同理心会比较强 , 会把自己带入到别人的痛苦当中 , 所以我不愿看到糟糕的事情发生 。 小时候有一段画面一直在我脑海中 , 还是我幼儿园的时候 。 处女座圣斗士沙加在佛面前问:难道人们就是为了受苦受难而来到这个世界吗?六岁的沙加因此每天忧心忡忡 , 这段记忆就一直停留在脑子里 , 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
「燃小灯」余宙:从业第一天,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开一家游戏公司
文章图片
沙加与佛的对话
我非常喜欢历史 , 去研究一些老祖宗的东西 。 儒家思想中有一个中庸之道 , 我将其理解为包容之道 。 凡事都有两面 , 人类生活在这个社会上 , 就必然会随之产生各种欲望 , 被欲望驱使去做一些事 。 但从他个人而言 , 他做这件事不一定仅仅是为了自己 , 或许可以推动科技或者其他事物的发展 。 哪怕他与全世界为敌 , 但他对自己身边人可能是好的 。
所以只要是坚持自己愿意传递的一些东西 , 去相信那些东西 , 让自己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地走在中间就行了 。 就像我们公司走的路径一样:独立游戏在一边 , 商业游戏在另外一边 , 我们在中间那条路上 。 我们既想做出有趣的东西 , 也想可以站着挣钱 。 毕竟做公司是需要对很多人负责的 。
所以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的善恶都是没有固定标准的 , 我们只需要知道凡事皆有双面 , 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