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人到最后都要死去,为什么还要活着?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二 )


提到存在主义心理学 ,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 , 认为它是存在主义哲学派生出来的 , 要从哲学开始研究 。 其实大可不必 。
存在主义心理学 , 又称存在心理学(existential psychology) , 与现象学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 一同构成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存在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于美国和英国 , 代表人物有罗洛·梅、布根塔尔(James F. T. Bugenta)、罗纳·德·莱因(Ronald D Laing)等 。
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存在价值 , 以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为主题 , 主张人同时存在于自然世界、人际世界和自我世界三种关系中 , 人有自主选择生活目标及生活意义的自由 , 并对自由行动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 存在主义心理学深入生活实践 , 探讨人的本真、焦虑、意义等诸多主题 , 以此丰富对人的理解 。
心理学|人到最后都要死去,为什么还要活着?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本文图片

若要用简单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门“以人为本”的心理学流派 ,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根本为何物 , 人的精神是怎样的 , 人如何面对生命的虚无、自由、孤独、死亡等命题 。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 , 其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及认知方向都走了很远 。 但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 , 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
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 , 曾对心理咨询师提出了两个质疑:一是咨询师所持有的心理学理论 , 能否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二是面对一个需要心理咨询的人 , 咨询师怎能知道自己认清了他的真实自我、感受了他的经历?
心理学|人到最后都要死去,为什么还要活着?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本文图片

可以说 , 是这两个质疑催生了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
不难看出 , 存在主义心理学是比较抽象的理论 , 有些难以理解 。 那么在心理咨询中 , 它又是怎样的呢?
作为一名资深的认知流派咨询师 , 我在学习各种流派的时候也困惑过 , 不懂“存在主义心理学”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 导师用一句话和一个词给我们解了惑:一句话就是“允许一切的发生” , 一个词就是“接纳” 。
心理学|人到最后都要死去,为什么还要活着?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本文图片

一位存在主义咨询师 , 会这样定义“接纳”:“当我们观赏落日的时候 , 我们不会强迫落日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呈现 。 ”
如果说 , 精神分析师会耐心聆听你的倾诉 , 辅助你觉察到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无意识 , 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 认知流派咨询师像一个贴心的教练 , 帮你纠正歪曲的认知 , 形成理性的认知习惯 , 运用冥想或放松练习让你从生理到精神缓解焦虑 。
那么 , 存在主义咨询师 , 只是让你接纳生命本来的模样 , 告诉你每一条生命都值得被欣赏 , 他会给你温暖的鼓励 , 而不是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 更不会帮你分析或梳理 , 他们会关注你的进步、成长 , 鼓励你袒露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心理学|人到最后都要死去,为什么还要活着?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本文图片

可以这样理解 , 存在主义咨询师就像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 , 被他们咨询 , 就像被大白暖暖地抱住一样 。 他们也像柔软的沙发 , 静静地靠在那里 , 微笑着迎接你的到来 , 每一次谈话都稳稳地抱持着你 。
这样的包容和治愈 , 才是真正践行了以人为核心的咨询观 。
心理学|人到最后都要死去,为什么还要活着?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本文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