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在窗前读书 与一颗尘埃对话
【作者:黎荔在窗前读书 与一颗尘埃对话】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在窗前读书 , 强烈的午后阳光 , 如金粉一样轻洒 。 我轻轻打开一册古籍 , 突然看到了阳光中成千上万野马般翻滚奔腾的灰尘 。 我意识到这些灰埃 , 正是由这本书的崩塌瓦解而生成 。 看着那些用心血凝结而成的书简 , 渐渐被岁月的尘埃掩埋 , 又渐渐被尘埃中的蠹鱼蚕食 , 岂不令人痛心疾首?文章是读书人安身立命之本 , 但那些被抛掷在历史尘埃中的断简残卷 , 又证实了某种脆弱的无根性存在 , 以及无法排遣的深深寂寞 。 日子过去 , 寂寞永存 , 寄魂于飘散的尘埃 。 想起有一个利用尘埃进行艺术创作的当代艺术家徐冰 , “911”恐怖袭击发生时 , 徐冰住在纽约 , 亲眼目睹了世贸双塔在滚动浓烟中的“覆灭” 。 几天后 , 他收集了一包在“911”事件中的灰尘 , 并以此为媒材 , 在2004年创作了《何处惹尘埃》:他将这些尘埃吹到展厅中 , 在展厅的地面上 , 由灰白色的粉尘显示出两行中国七世纪的禅语:“Astherenothingfromfirst , Wheredoesdustitselfcollect?”(本来无一物 , 何处惹尘埃) 。 展厅被一层像霜一样均匀且薄的粉尘覆盖 , 充满了宁静肃穆之美 , 但这宁静同时给人一种很深的刺痛与紧张感 , 哪怕一阵轻风吹过 , 其状态都会发生细微改变 。 作品展出后 , 引起很大的反响和讨论 。
文章图片
这是具有“911”事件意义的尘埃 。 这些尘埃从何处来?事件之后 , 整个曼哈顿下城被灰白色的粉尘所覆盖 。 当时的徐冰收集这些灰尘 , 并不知道收集它们干什么用 , 只是觉得它们包含着关于生命、关于一个事件的信息 , 包含着那个九月的微风中所夹带的寻常与不寻常的内容 , 融汇着那一天所带来的独有历史颗粒:大楼在倒塌中转化成的粉末 , 从大楼中散落而出的、如枯叶般的纸片 , 以及人类DNA质地的灰烬 , 所有这些在火和力的作用中 , 融合成一种统一的、永恒的纯粹 , 并与每日的城市尘埃混杂在一起 , 和光同尘 。 当作为庞然大物的两幢世贸大厦 , 在顷刻之间就夷为平地 , 回到了物质的原型态 , 当不同教义、族群共存和达成共识之处 , 最后是在一把尘埃里 , 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 , 多么无常的醒来 。 关于徐冰的这件作品《何处惹尘埃》 , 美国作家安诸·索罗门在一篇散文中评论:“徐冰在911之后虚空的日子里 , 从下城收集到的这些灰尘 , 不仅是具有寓意的;它还包含着那个九月的微风中夹带的寻常与不寻常的内容 , 融汇着那一天所带来的独有颗粒……过去10年 , 关于‘自由塔’以及911纪念碑的、冗长而毫无结果的争论中 , 没有人注意到 , 其实这座纪念碑早已在那里:就是那些尘埃本身 。 ”
文章图片
万事万物 , 静默成迷 , 皆可为诗 , 为音乐 , 为艺术 。 默默地和艺术与领悟 , 相对而坐 , 也许 , 那沉默着坐在我们对面的 , 只是时间 , 仅此而已 。 在这件《何处惹尘埃》作品中 , 每块砖头 , 每栋房子 , 每粒面包屑 , 每缕头发 , 每滴血 , 每块铁 , 每片雪 , 每朵花 , 每个生命 , 每道深渊 , 最后都如《圣经》所说“都归一处 , 都是出于尘土 , 也都归于尘土” 。 我们跋山涉水而来 , 看这一片有故事的混沌灰埃 , 已经足够了 。 这是一件越琢磨越有味道的艺术作品 , 沉积的、永恒的灰 , 正是这件作品带给我们的指点 。 从这个角度去探测人类的过往:一颗星闪烁于冰霜满天的烟雾里 , 没有穿印花布的新娘探出窗口 , 除了尘埃那灰色的手艺 , 把原先鲜亮的、紧实的、璀璨的 , 全部黯淡下去、一一分解完毕 , 我们并没有找到其他 , 毁灭的瞬间 , 都是进入一粒灰尘 , 这也意味着进入永恒 。 这个寂寞午后 , 与一颗小小的尘埃对话 。 人在回眸的一瞬间 , 无数尘埃落下了 , 各自暗藏着深不可测的故事 。 尘埃里的世界已经经历了千年万代 , 已经产生了很多人又死去了很多人 , 有很多城市冒出地面又被尘埃湮灭 。 辉煌与毁灭总是同时来临 , 最后 , 只有尘埃的空间遍布宇宙 。 昏昏漠漠 , 无声无息 , 这一层灰尘的寂静 , 何尝不是宇宙的寂静?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超然|人生,贵在从容
- |余生再也无人叫我“弟儿”了
- 作者:黎荔文学的最高意义和最低意义 文学的意义:那一点了解
- 日喀则 清明前夕,怀念1979年牺牲在日喀则昂仁县吉松煤山的战友
- 大鱼 以为棋斑水游蛇在悠闲游动 瞬间就捕捉条大鱼~
- 作者:黎荔上线10年的B站(国内知名在线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的简称) 关于背影的弹幕
- 作者:黎荔每年二三月 一个关于蕨与蛇的故事
- 人生最幸福的是:很多年后,我一回头,你还在
- 作者:黎荔以前 寄一段痴语给深宵
- 出门在外,遇到这3句挽留人的“客套话”,识趣的应尽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