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上海「当日常被打破 」:我们都曾经轻视了日常的意义( 三 )


文章图片
如何建立属于你的「日常」?心理健康 上海「当日常被打破 」:我们都曾经轻视了日常的意义
文章图片
这里有3个小tips
Tip1:在每一件日常事件中“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指的是一种主动地、开放地、有意地关注当下的精神状态(Dixit, 2016) 。
我们可能会有错觉,认为日常生活中自己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同时考虑某个事情的几个方面 。
比如在工作的时候想着打游戏,在吃饭的时候刷微博,休息的时候为接下来的安排焦虑……
但如果我们细致觉察自己的状态,就会发现我们并不是在同时同步地完成和考虑很多事情,相反,我们的注意力只是在这些不一样的事情上不停地转移(Ackerman, 2018) 。
就像电影一样,每一格画面之间的切换十分迅速,因此被欺骗的大脑认为这些画面是连续的 。而事实与大脑的认知相反,电影的每一格之间都是断裂的,我们的注意力在一个时间上只有一个点 。
每一个“日常”的建立都离不开每一个正念的“当下” 。放下飘忽游走的思绪,放下手机,重心放在此时此刻,无论是工作、用餐还是休息,去体会每一个日常细节里的美好,专注地去和世界展开真实的相处 。
相比起过去和未来,“当下”是我们在时间里唯一能到达的地方(Thum, 2008) 。
心理健康 上海「当日常被打破 」:我们都曾经轻视了日常的意义
文章图片
Tip2:利用社会节律指标(SRM)跟踪记录日常生活
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等情绪问题时,有一种名为“人际和社会节律疗法(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Rhythm Therapy, IPSRT)”的心理治疗方式(Frank et al., 2019) 。
IPSRT正是基于日常生活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发展而来,即日常生活的变动容易引发敏感人群的情绪发作 。因此,IPSRT旨在帮助人们学会管理例行的日常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
IPSRT会使用社会节律指标(SRM)来跟踪个人的日常生活规律,记录和评估SRM有助于调节睡眠和昼夜节律,减少压力生活事件的影响 。研究表明,更高的SRM分数与更好的睡眠、早上提高警觉性、更少的抑郁症状有关(Van et al., 2014) 。
根据每天相同或接近相同时间发生的事件数量对SRM进行评分 。例如,你每天都早上7点起床,这将计入你的SRM分数 。社会节律事件的例子包括:
起床的时间(不只是醒来,而是离开床的时间)、就寝的时间
和他人第一次接触的时间(互动很重要,进行聊天对话才算哦)
开始主要活动的时间,比如工作、学习、家务活
吃早饭、午饭、晚饭,娱乐活动的时间
另外,建议使用纸质的手帐本,替代电子备忘录完成日常生活的记录 。回归笔和纸的书写本身就很正念(mindful),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不易分心,同时书写也可能提升记忆力,让我们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
Tip3:将“世事无常”纳入日常的人生哲学
当下这个不断变化的动荡世界,打破了日常确定性带给我们的安全感 。经历着被疫情左右人生的我们,必须要学会接受和应对世事无常 。
我们需要深刻的理解,无常本就是一种常态 。世事动荡,最终能够保护我们的,或许正是生活中普通而平凡的日常 。
当一个人的人生哲学更丰富,认知更复杂,三观更灵活,就有更大的概率在日常被打破的时候,迅速在变化和动荡中重建自己的日常,就能越早回归到平静而安宁的生活状态 。
Wake up and smell the routine.
今日互动:来评论区分享你最喜欢的日常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