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心理治疗系列之调整思维模式(五)你没有权利审判自己!( 二 )


文章图片
这样一对比 , 责罚与宽恕的本质和心理效应不就清清楚楚了吗?
斯科特·派克医师曾说过:“抑郁症是用扩大了的罪恶感惩罚自己 。 ”派克医师的这就话说出了过分自责与抑郁症发病之间的内在关系 。
抑郁症心理治疗系列之调整思维模式(五)你没有权利审判自己!
文章图片
很显然 , 当罪恶感、不完美感在自己心理被无限放大之后 , 原有的自我概念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 人就不再容易看到自己的优越处了 , 也不再容易发现自己的价值了 , 而看到的几乎全是不足、缺陷和无意义 。
有一个谁也不能忽视的事实 , 那就是当一个人不再能够看到自己优点的时候 , 那么他的优点就会慢慢从自己身上消失 。
抑郁症心理治疗系列之调整思维模式(五)你没有权利审判自己!
文章图片
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决定他的命运 , 这是心理学上已经被证明了的道理 。 对自己所有方面积极的看法会使自己变得更加积极 , 做事更为有成效;反过来 , 对自己消极的看法则会使自己变得更为消极 , 做十件事八九件会失败 。
抑郁症患者要明白 , 任何错误都会被时空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畴内 , 世界上其实不存在毁灭性错误 , 即使一种错误对个体来说是具有毁灭性的 , 但对他人或社会来说可能会变成有益的教材 , 变成可资借鉴的经验或教训 。
所以 , 你在何事上愿意宽恕自己 , 你就会在何事上觉醒 , 在何事上翻转 。
人为什么会犯错误?因为人不是至圣、至美、至纯、至洁的上帝 , 人是带有缺陷来到世界的 , 也是带着缺陷离开世界的 。
抑郁症心理治疗系列之调整思维模式(五)你没有权利审判自己!
文章图片
错误算什么?错误只不过是孕育更为美好事物的母体 , 没有错误 , 就不可能有完美 。
在任何时候 , 任何条件下 , 错误都只不过是一个相对概念 , 这就是错误的属性 。 理解错误的这一属性 , 你对错误的看法应该发生一个根本改变了 。
抑郁症心理治疗系列之调整思维模式(五)你没有权利审判自己!
文章图片
而当你对错误的看法发生根本改变之后 , 你就不会再做自己的审判官了 , 你也更容易从抑郁状态中摆脱出来 。
抑郁症心理治疗系列之调整思维模式(五)你没有权利审判自己!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王国荣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公众号
抑郁症心理治疗系列之调整思维模式(五)你没有权利审判自己!
文章图片
作者简介
王国荣 , 心理学家 , 独立学者 , 作家 , 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 。 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 , 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 , 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 , 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 , 《50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 , 《人生最重要的10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 , 《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