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熬是人生最浓的滋味!

在这世上 ,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忧喜参半的 ,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一段十分煎熬的日子 , 即便是圣人王阳明也不能免俗 。
当年王阳明谪居龙场 , 他发现这是个瘴气弥漫 , 民风野蛮愚昧的地方 , 他只能在山洞安身 , 靠野菜充饥 。
如此不利的处境的确也让王阳明心中不是滋味 , 但是他没有消沉 。 而是用乐观的心态面对这次遭遇 。
王阳明通过保持快乐的方式对抗瘴气 , 并且亲手为自己设计搭建了“何陋轩”和“玩易窝” 。
龙场没有变成一个消沉之地 , 到成了王阳明静心开悟 , 立地成圣的圣地 。
人生的智慧大体如此 , 让我们感到最绝望的时候 , 也正是磨炼自己的大好时机 。
在事上磨练 , 要以修心为重
王阳明: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熬是人生最浓的滋味!
文章图片
王阳明也曾说过:“人须在事上磨练 , 做功夫 , 乃有益 。 若只好静 , 遇事便乱 , 终无长进 。 ”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 人只有在逆境的磨炼中才能有所成就 , 这就是在事上磨练的含义 。
它要求我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统筹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超越自我 , 而不是读死书 。
真学问 , 我们可以称其为“学道” , 即“坐而论道 , 起而行之” , 这就是王阳明提倡的“知行合一” 。
王阳明的“心学” , 时常被我们误解为是一种空想主义 , 其实并非如此 。
比如王阳明曾经一度告诫自己的弟子:“别悬空虚想 , 要在事上磨练” 。
在事上磨练 , 简单来说 , 就是要将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 , 在复杂的实际体验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 以达到动静皆定的层次 。
这种修行会使人沉着冷静 , 临危不惧 , 最终进入“不动心”境界 。
在事上磨练 , 铸造强大内心
王阳明: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熬是人生最浓的滋味!
文章图片
古训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为人担不起大事 , 经不起磨炼 , 也就无法成为一个敢担当 , 有能力的人 。
正如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变化气质 , 居常无所见 , 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 , 平时愤怒者 , 到此能不愤怒;
忧惶失措者 , 到此能不忧惶失措 , 始是能有着力处 , 亦便是用力处 。 ”
一人如果真正改变了自己 , 就是一场灵魂深处的洗心革面 , 这在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 。
只有观察此人身处利害关头 , 遭遇了重大的变故 , 或者受到委屈和侮辱的时候 。
当他在平时容易发怒的时刻不在发怒 , 在平时胆小懦弱的时刻能够无所畏惧的时候 , 我们才能由此断定 , 这个人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 。
越是到了紧要关头 , 就越是到了需要我们下工夫修心的时候 。
在人生遭遇骤变打击之时 , 能做到方寸不乱 , 需要的是大智慧 。
在重大的打击面前 , 我们更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 。
真正的智者不会在挫折中沉寂 , 而是把命运的迎头痛击当作磨练心性、超越自我的大好机会 , 在苦难中也能成就自我 。
在事上磨练 , 实践是最重要的
王阳明: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熬是人生最浓的滋味!
文章图片
王阳明早年提出了“静处体悟”的观念 。 这要求一个人安心静坐 , 舍弃所有的思虑忽然杂念 , 从而认识到自己的本心 。
后来 , 王阳明在修行的过程中发现一味地静修也会产生各种弊病 。
例如容易使人变得“喜静厌动 , 流入枯槁之病” , 甚至会把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 。
对此 , 他提出了“事上磨炼”这一全新的修行观念 , 大大提高了实践在修行中的地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