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禅合气道

宽敞的练习大厅里挂有三样东西———中间是合气道创始人植芝盛平的图像,两旁竖着两块条幅:一块上书“武源”,另一块写着“合气道” 。教练和学生在厚厚的垫子上先是一齐向创始人的头像鞠躬致意,然后互相致意 。
【运动的禅合气道】

运动的禅合气道

文章插图
练习大厅周围有好些人在观看,都想看看这新鲜玩意儿有什么好玩的 。乍一看,教练和学生上身都穿着白色的道服,可下身的裤子可不一样,裤子宽松得简直可以叫“裙裤”:教练穿的是深色的,学生几乎“清一色”是白色 。有位教练告诉采访人员,颜色越深,表明资历越深,当然水平也就更高 。有些学生的腰带颜色也不一样,那也是区分他们水平的一个标志 。不过,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论教练和学生都是赤脚的 。
这到底是“柔道”还是“跆拳道”呢?都不是 。合气道是另外一种功夫,它属于“柔术”的一种,与“柔道”堪比姊妹,却有着自己的特点,有人叫它是“运动的禅” 。“禅”,意味着一种教义,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 。在技术层面上说,合气道的“禅”在于它“四两拨千斤”的绝技 。
一位教练告诉采访人员,合气道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关节”,谁要是想侵犯你,你只要从反关节的部位控制他,就能达到制伏的效果 。看,学生中的一个小女子马上就学会了教练教的一招,把一个男大个子“啪啪”几声摔在垫子上 。当然这是在学习,男大个子按照教练教的“配合”得很好,但实际上这就是合气道的技术原理———按照人体的解剖结构,遵循力学的特点来制伏对手 。因为人体的运动,实际上都是关节的运动,而各个关节由于生理的结构都有一定的运动方向,比如肘关节最显著的运动方向是前臂和上臂按照肌肉收缩的方向弯曲;如果在关节后面被控制住,那肘关节的弯曲就很困难了 。
合气道就是利用这样的“反关节”技术,顺应自然地将对方的进攻柔化,消除其威力,再借力打力,伺机反攻,直到制伏对方 。它不是强制硬拼,而是以柔克刚,以巧制胜 。前面说的那位小女子其实力量不大,但是她抓住对手的要害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这种“流水式”的发力方式看起来非常和谐流畅,像是在画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圈,这点与中国的太极拳倒是很相似,也与日本本因坊九连霸的围棋高手高川秀初提倡的“流水不争先”的境界如出一辙 。
不过,要想“四两拨千斤”还得有个好脑子 。刚学了几次课的小陈似乎还没有把握住动作的要领,在与教练的“较量”中,已经抓住对方要害部位的他,因为站立的姿势不正确,发力的方向也不对,怎么发力也不能“制伏”教练 。教练轻轻点拨后,他重新站好姿势,再换到另一个方向发力,结果真的达到了预期效果 。看来,没有脑子,发再大的力都是“蛮干”———因为合气道根本不主张主动发力 。教练沈扬告诉采访人员,刚学时把握不住要领是自然的,一般情况下学十次课后就比较有把握了 。
与世无争“无格斗”
“四两”就能“拨千斤”,难怪喜欢合气道的人趋之若鹭,都想掌握这门“绝技” 。但如果习道者是抱着“格斗”的态度来学习,那就“大错特错”了 。合气道作为“运动的禅”,其另一层含义是在精神层面上的,与其说合气道是武技,不如说它更注重精神的训练 。
合气道从开始至今,都蕴藏着很深厚的哲学理念 。它以不争不斗为宗旨,强调“最好的格斗是没有格斗”,追求一切顺乎自然,讲究“气、心、体”的合一 。在合气道中,充满着“仁爱”的理念,强调顺应自然,和气慈祥,推崇信义、清正和勇气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合气道乃“和平之技”,不提倡主动攻击他人,技法仅用于自卫,这与强调进攻的其他搏击运动截然不同;第二,合气道是“平和的格斗”,这又有别于其他较激烈的搏击运动;第三,合气道强调“友爱不争”,不分体重级别,不分男女,不搞任何形式的比赛,这一点与强调对抗的竞技搏击运动不一样 。学武练功,只限于个人的健身、防身,而不可以用于伤害他人 。即使对自己怀有敌意的对手,也尽量要用软化、用爱心来对待,制伏对手之后不主张侵害对手 。这就是合气道的“武德”,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