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9~60岁,平均45岁 。生长部位:左颞顶部1例,肩部2例,右上臂1例,胸部1例,背部2例,腹部2例 。临床表现:向皮肤表面突出无痛性包块或结节,表面呈紫红色,质硬,可活动 。包块大小为3cm×3cm~10cm×8cm,复发者3例出现多个包块伴多个散在结节 。病程1~5年5例,6~10年4例 。治疗:9例均扩大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3cm皮肤和皮下组织、深筋膜,切除后的创面用5氟尿嘧啶0.5g加蒸馏水稀释浸泡5min,再植皮或用皮瓣修复 。其中7例植皮,2例用皮瓣转移加植皮术修复创面 。随访时间1~5年,平均3年,未见复发 。

文章插图
二、讨论
临床特点:①本病男性多见,肿块位于皮肤及皮下,表面皮肤光薄,质硬,可活动 。生长慢,病程长,近期内因生长快就诊 。复发者可以有多个包块伴多个小结节 。②单纯切除局部易复发,复发率可达60%[1],多次复发恶性度增高 。③多次手术易发生转移,转移率达10%[2] 。④本病以血行转移为主,转移部位主要是肺[2] 。
【扩大切除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九例】 该病是发生在真皮的肿瘤,临床表现为向皮肤表面突出包块,常常显示暗红色或血管扩张充血并发亮,可推测为本病 。病理检查见瘤细胞呈梭形位于真皮内,大小一致,异形性小,胞核呈椭圆或梭形 。瘤细胞排列具有车轮状或漩涡状的典型特征 。应注意与真皮纤维瘤、黄色纤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相鉴别,可用dopa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复方青黛胶囊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 维A酸霜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0例
- 维A酸霜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 维生素B6配合中药及低频电治疗限局性硬皮病
- 牙病不治会伤心
- 耳源性脑膜炎的治疗应怎样进行
- 外耳道疖肿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 坏死性外耳道炎的诊断和治疗应怎么进行
- 大疱性鼓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是什么
- 耳前瘘管的主要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