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pacd)是紫外线激发、细胞介导的对光敏物质的一种迟发性超敏反应,从组织学及发生机制上类似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所不同的是引起pacd的致敏物需要紫外线的活化才能诱导及激发这个反应 。icam-1/lfa-1相互作用是使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粘附角质形成细胞(kc)的主要途径 。t细胞在kc表达icam-1上起重要作用,t细胞表面的lfa-1和kc表面的icam-1相结合产生t细胞浸润,浸润越明显,icam-1表达程度越高,提示icam-1在介导真皮炎症细胞浸润中起重要作用[1] 。本研究利用光敏剂6-甲基香豆素(6-mc)制作豚鼠6-mc+uvapacd模型,并以6-mc+uvb做对照,以abc免疫组化法观察icam?1/lfa-1在皮损处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皮肤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以探讨icam-1/lfa-1在pacd发生中的作用 。
【豚鼠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及ICAM-1/LFA-1的表达】
![豚鼠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及ICAM-1/LFA-1的表达](http://shimg.jingyanzongjie.com/220522/0P44012W-0.jpg)
文章插图
一、材料和方法
(一)豚鼠pacd模型的建立:
1.动物及光源:29只白色雌性豚鼠由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250~300g,光源为德国waldmann lichttechnik紫外治疗灯,灯管为philips tl20w/12rs荧光灯,uva每管输出功率为40w,光谱为320~400nm,最强吸收波长355nm;uvb每管输出功率为20w,光谱范围280~320nm,最大波长310~315nm 。照光距离20cm 。
2.pacd诱导及激发步骤:光敏剂6-mc(德国),溶媒(丙酮∶酒精=1∶1),福氏完全佐剂(fca,gibco公司) 。豚鼠颈肩部用石蜡∶松香为1∶1脱毛,脱毛区4cm×2cm,残留毳毛及角质用医用胶布粘脱,步骤按ichikawa[2]所述进行 。测uva最小红斑量(med)28j/cm2,诱导时采用14j/cm2,激发时28j/cm2,测uvbmed70mj/cm2,诱导时140mj/cm2,激发时60mj/cm2 。
(二)活体取材:正常豚鼠背部及uv照射后红斑肿胀不同时相于背部皮损处活检取材,置于oct包埋液并送冰冻-20℃储存备用 。部分做常规染色,部分做icam-1/lfa-1免疫组化染色 。
(三)免疫组化试剂及染色、观察方法:
1.免疫组化试剂及方法:多克隆兔抗人icam-1(cd54),效价1∶100,单克隆大鼠抗小鼠lfa-1,效价1∶200,生物素化的羊抗兔igg(次级抗体),效价1∶300,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过氧化物酶1∶300,以上抗体均购自北京生物技术公司 。染色方法按免疫组化常规进行 。
2.观察方法:每张切片由2位观察者独立计数,随机取染色区域的4个高倍视野(×400)染色细胞的平均数,icam-1用半定量评分 。染色强度分0~3级,0:无染色,1:轻度染色,2:中度染色,3:强染色 。染色密度为kc阳性百分数,0:无染色,1:<25%的细胞染色,2:25%~50%细胞染色,3:50%~70%细胞染色,4:>70%的细胞染色 。lfa-1[3]染色密度,0:无染色,1:1~10个炎细胞阳性,2:11~20个炎细胞染色阳性,3:21~75个炎细胞染色阳性,4:>75个炎细胞染色阳性 。染色总评分:染色强度+染色范围 。
二、结果
(一)紫外线激发后临床表现:
1.自身对照组:照光侧涂有10%、1%6-mc处出现红斑肿胀,照光侧涂溶媒部位皮肤无反应,豚鼠右侧遮光,但涂有10%、1%6-mc及溶媒处皮肤无反应 。
2.15只豚鼠6-mc+uva激发后48h红斑水肿程度最强,皮肤红斑反应评价积分平均为1.57,在72~96h红斑积分保持不变 。而9只豚鼠6-mc+uvb激发后24h红斑水肿程度最强,皮肤红斑反应评价积分平均为2.75,48h后红斑积分明显下降 。皮肤红斑反应程度与本实验采用的6-mc浓度(10%、1%)无关 。3.5例正常对照组,无诱导、未涂6-mc而单用uva14j/cm2和28j/cm2照射组,皮肤无红斑反应,单用uvb70mj/cm2和140mj/cm2组,可见红斑反应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消除皮肤细小皱纹
- 三成太阳镜毁眼睛北京两家产品被曝光
- 烈日当头注意护眼
- 长期佩戴太阳镜眼睛极易疲劳
- 青光眼的发病率有多少
- 眼视光门诊
- 准分子激光的概念
- 准分子激光治疗应个性
- 晶莹剔透你也能
- 驱走黄褐斑再现脸上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