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下来的原因包括推力和拉力 。 一方面是传统家庭主义对这些父母及其子女的歧视 , 迫使他们想要站出来 , 为自己的孩子发声 。 另一方面 , 他们是以父母的身份 , 为自己的孩子呼告 , 总体上符合新家庭主义从祖先中心转向孩子中心的转向 , 也符合家国话语以及国家对于家庭的重视 。 这些父母恰恰巧妙地利用了这一转向 , 始终以父母的身份和以为国家在(大我)着想的名义来为孩子和自己(小我)争取权利 。 同时 , 这些自助互助的家庭也因此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功能 。 那么 ,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 他们从最初只为我的孩子争取利益 , 逐渐转向为处于类似处境的孩子们争取利益 。 这就是共益(common good)的基本定义 。
新家庭主义构建了共益的基础 。 那么 , 它有没有可能构建出新的社会空间 , 进一步往公益(public good)的方向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父母做了这些工作后 , 有没有进展到下一步 , 也就是我不光是为了孩子们而行动 , 我也是在为我个体的成长而行动 , 并加入更广泛意义的公益活动 。 我在“星星父母”等群体中都见到过这样的例子 。 有些父母突然发现这些行动为自己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 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特别有意义 , 然后便更加积极地通过从事公益帮助别人 , 找到了自己生活中原先没有的意义 。 所以 , 我觉得至少在理论上新家庭主义是有通向公益发展的可能性 。
我在那项研究中没有谈到另外一面 , 这与我们前面讲的代际关系的等级关系和权力关系有关 。 这些父母在帮助自己孩子的同时 , 也赢得了孩子的情感依托和亲密关系 。 但当这种亲密和情感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 天平会再次失衡 , 往父母权力那边倾斜 ,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父母就会干预孩子的选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儿女|“儿女的经历,让我明白香火难继的真相”:有些坎,绊倒无数家庭
- 伏尔泰说:“对于亚当而言 一个家庭幸福,藏在三件小事里
- 结婚|结婚,请选择这几种家庭的男生
- |温暖异国外乡人,她带领团队为外籍家庭建起“洋居委会”
- |为啥俩儿子的家庭“不要嫁”?五个理由中一个,女儿的日子不好过
- 家庭主妇|日本70岁阿姨,5点起床做家务,但她的精致优雅却让很多人羡慕
- 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情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结婚之前你要擦亮眼睛去了解
- 一个家庭幸不幸福 如果一个家庭存在内耗,那未来道路绝对是充满坎坷的
- 人这一生 在家庭能够和颜悦色, 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 |原生家庭是不是真的能毁人一生?北大教授:造成难以挽救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