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中药体外敏感性试验

为了探讨中药对沙眼衣原体(ct)的体外敏感性试验方法,我们利用组织细胞培养技术测定了3种中药合剂对41株ct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敏感性 。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

沙眼衣原体中药体外敏感性试验

文章插图

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①实验菌株:所有菌株均采自我院性病中心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经分离、纯化而得 。②细胞株:mccoy细胞:由美国标准菌库(atcc)提供,本室保存传代 。3培养基的制备:参照文献[1]方法,略加改进 。
(二)药物和方法:
1.药物来源:根据ngu的3种病征配制3种中药合剂,所有中药均购自于广州市中药材公司 。①中药合剂ⅰ:由黄柏(宁夏)、山栀子(云南)、连翘(河南)、大黄(四川)等组成 。②中药合剂ⅱ:由柴胡(宁夏)、川楝子(四川)、车前子(江西)、龙胆草(黑龙江)等组成 。③中药合剂ⅲ:由干地黄(河南)、金樱子(广东)、萆解(四川)、黄柏(宁夏)等组成 。
2.药物的配制与保存:水提法配制[2] 。中药经品种鉴定、粉碎、浸泡、煮沸、浓缩和过滤等过程,最后用蒸馏水调节所需浓度至1∶1(即1ml煎液相当于1g中药合剂),调节ph至7.2,置-20℃,保存期3个月 。
3.沙眼衣原体的计数方法:参照wentworth[3]方法 。
4.体外试验[4,5]:①菌液的稀释:将冻存的分离株用运送培养基(2sp)作不同浓度的稀释,接种,以确定能产生多于4.5×103包涵体形成单位(ifu)/孔的接种浓度 。②药液工作浓度滴定:按预试验测定的最低抑菌浓度,以此为中间值滴定9个等比稀释度,用时以无菌营养液稀释 。③抑菌浓度的测定:在96孔板中,培养mccoy细胞24h,使之致密单层,按确定接种量加入待检分离株,35℃、2 000g离心1h,继续37℃ 5% co2孵育1h,弃上清液,每孔加入0.1ml无抗生素含放线菌酮之营养液,同时加入等比稀释之药液0.1ml于各孔,每个滴定度设复孔,继续37℃ 5% co2培养48h,弃上清液,甲醇固定,碘染色判断结果 。镜下复孔均未见包涵体之最低稀释度为mic;复孔平均包涵体细胞计数近于无药对照的50%为mic50 。
5.杀菌浓度的测定:①最低杀菌浓度ⅰ(mbcⅰ):按上述方法设复板,一块染色读取mic,另未染色板直接读取mic孔细胞,弃上清液,用2sp洗涤2次,收集其未生长孔细胞继续盲传1代,48h后同前染色观察结果;以未见包涵体的最低稀释度孔浓度为mbcⅰ 。②最低杀菌浓度ⅱ(mbcⅱ):按前述方法,不同的是在接种、离心、孵育24h后,加入不同稀释度的药液,测定得到的最低杀菌浓度为mbcⅱ 。
6.对照分组:①药物处理组:把不同稀释度的药液0.1ml加入mccoy细胞中,培养48h,以确定药液是否存在细胞毒作用 。②无药(空白)对照组:加入已确定接种量的菌液,不加药液,与试验组同时进行 。③2sp对照组:用2sp液取代药液,观察2sp对沙眼衣原体生长的影响 。④蒸馏水对照组:以蒸馏水代替药液,观察蒸馏水对沙眼衣原体生长的影响 。
二、结果
(一)药物对41株沙眼衣原体分离株的抑菌作用:见表1 。
表1 3种中药合剂对41株沙眼衣原体分离株的抑制作用结果
中药 合剂药物浓度抑菌浓度31.2515.607.803.901.950.98范围mic50micⅰ2(1)15(10)15(17)8(9)1(3)0(1)0.98~31.257.069.10ⅱ10(4)25(15)4(14)1(5)1(3)0(0)1.95~31.259.5715.89ⅲ10(3)27(18)3(15)0(3)1(1)0(1)0.98~31.2510.2416.43
注:表内为抑菌数,括号内为mic50抑菌数
(二)3种中药合剂在不同给药时间杀菌作用的关系:见表2 。
表2 3种中药合剂不同给药时间对沙眼衣原体分离株杀菌活性的比较(mg/ml)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