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荨麻疹的关系探讨

【幽门螺杆菌与荨麻疹的关系探讨】 荨麻疹是儿科门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病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 。为了寻找可能的发病原因,我科自1996以来应用血清学方法对急性和慢性荨麻疹138例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定性测定,观察其对荨麻疹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幽门螺杆菌与荨麻疹的关系探讨

文章插图
一、临床资料
荨麻疹组:138例均为本科门诊患儿,其中急性荨麻疹74例,男44例,女30例;年龄3~14岁,平均6.5岁;病程在2个月内,皮疹发作时伴有腹痛27例,占36.5%;平时有腹痛病史9例,占12.2%;有胃肠病家族史12例,占16.2%;慢性荨麻疹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2~12岁,平均6岁,病程超过2个月,皮疹发作时伴有腹痛22例,占34.4%;平时有腹痛史19例,占29.7%;有胃肠病家族史21例,占32.8% 。
健康儿童对照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3~10岁,平均5.8岁;近期无腹痛或消化道病史,亦无胃肠病家族史 。
二、测定方法
抽取患儿静脉血1ml,由我院中心实验室免疫科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hp抗体水平,以证明患儿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如结果可疑阳性者,2周后复查确定 。具体操作方法见郑金娟等报道[1] 。
三、结果
急性荨麻疹74例中血清hp抗体阳性率为39.2%(29/74),慢性荨麻疹64例中血清hp抗体阳性率为65.6%(42/64),经卡方检验,χ2=9.6,p< 0.01;健康儿童对照组38例中血清hp抗体阳性率为5.3%(2/38),急、慢性荨麻疹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χ2分别为14.44和35.42,p< 0.01,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四、讨论
荨麻疹发病诱因很多,如药物、食物、吸入物、感染、内科疾病等均可引起 。我们收集了急、慢性荨麻疹138例,检出血清hp抗体阳性率为51.4%,与健康儿童对照组38例中血清hp抗体阳性率5.3%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荨麻疹患儿消化道hp感染与荨麻疹发生可能有相关性,尤其发疹时伴有腹痛或平时有腹痛史者,血清中hp抗体检测全部阳性,即有可能hp是诱发本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