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过半病人走错门诊应规范治疗

在过去的四个星期里,您曾经有过胸骨后有烧灼感、胸骨后疼痛、口中酸苦味或者胃里有东西向上涌动的不适感吗?吃香的喝辣的之后会觉得反酸吗?如果这些现象经常出现而症状又比较严重的话,那么您很可能是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及治疗这一总被忽视的常见病 。

胃食管反流过半病人走错门诊应规范治疗

文章插图
据了解,在广州,每100人就有6至7位会经常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然而,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部分症状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许多患者会到消化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去就诊或是凭经验到药店买药治疗 。专家提醒:这种做法可能会暂时缓解症状,但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症状较复杂的慢性病,患者很有可能因认识不充分、服药不规范而延误诊断及治疗 。如果任由疾病发展,还可能引起食管溃疡、出血、狭窄、食管癌等并发症 。
我国胃食管反流患病率高达6.7%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典型症状是反酸、烧心(胸骨后区烧灼样感觉) 。据介绍,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在成年人群中发病率可达20%~30% 。中国一项西安地区抽样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月1次的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率为10%~20%,近5%的患者每周甚至每天都有症状发生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消化科副教授朱薇介绍,人体食道下端有一段连接食管和胃部的括约肌,在正常情况下,它就像布袋口的绳索一样“束”紧胃部这个“口袋”,避免胃里的食物、胃酸等内容物沿食道向上逆流 。“而一旦这条‘绳索’松了,收不住胃里的东西了,就会往回流 。当胃里的酸性液体反流到食管时,患者就会感到上腹部有灼热感,也就是俗称的‘烧心’ 。”
而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胡品津教授则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增多,加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过饱、酗酒、睡前进食等,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在2005年时就已高达6.7%,目前这一发病率还在持续增高 。
症状五花八门 患者容易走错门诊
胃食管反流病在广东地区的患病率更高,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姜泊估计,现在广东地区的患病率应该已达到10%以上 。
除了食道症状以外,胃食管反流病还有一些非常迷惑人的症状,很多患者还会出现胸痛、气急、慢性咳嗽、咽喉炎、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从而使很多人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导致过半患者经常走错门诊,接受无数治疗却收效甚微 。
对于出现烧心、反酸等典型症状者,专科医生则很容易就会首先考虑是胃食管反流病 。专家告诉采访人员,出现胃食管反流病不典型症状后,患者最常误跑至耳鼻喉科或呼吸科就诊,结果症状往往得不到有效缓解 。中山一院消化内科主任陈旻湖教授举例说,他的门诊经常会接到由耳鼻喉科转过来的病人,其实当中不少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痛病人的病因是胃酸异常反流到咽喉部所致 。“像这类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痛患者,多数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 。”陈教授还指出,成立专门的胃食管反流病门诊,就是为了让患者能够提高就诊效率,避免误诊,使患者得到正确治疗 。
然而,与疾病的高发病率极不相称的是,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率却异常的低 。根据去年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虽然超过7成的患者正忍受着胃食管反流病的困扰,但过半患者对此病却一无所知,主动求医的意识更是少之又少 。姜泊表示,很多患者患病不自知,当出现烧心、反流的时候,仅有10%的患者会到医院就诊,绝大多数患者只是通过注意日常饮食或自行购药来控制症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