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食品包装含氟化合物毒害全人类

具有致癌性的全氟化合物广泛应用在快餐食品的包装材料中 , 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它已经污染了全人类 。

快餐食品包装含氟化合物毒害全人类

文章插图
此前的1999~2000年 ,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曾在美国人口中取样测试两种全氟类致癌物全氟辛烷磺化物(pfos)和pfoa的水平 。他们一共采取了1562份血样 , 结果是 , 90%的样本中含有全氟化学物质 。
现在 , pfoa这种成分已经连锁性地出现在全世界人们的血液样本中 , 并已经达到了每毫升30毫微克(能够显著检出)或更高的浓度 。这种化学物质不能代谢降解 , 人们将其排出体外的速度非常缓慢 。
老鼠实验表明 , pfoa有致癌作用 。美国环保局科学顾问组2006年提出 , 在啮齿动物身上致癌的pfoa也可能同样危害人类 。动物实验还表明全氟化合物会影响肝脏、新生儿发育、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 。
祸根:涂油防水材料
早先人们并不知道pfoa具体如何进入人体 。为了弄清这一问题 , 美国食品卫生管理局(fda)进行有关的研究 , 实验表明:全氟化物可以通过食品的防油包装进入食物 , 并可以将全氟化物的水平提到目前fda指导指标的700倍以上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环境化学家斯科特(scott a. mabury )和杰西卡(jessicac.deon)测试了一种与pfoa相关的化学物质——多氟磷酸盐表面活性剂(paps) , 该类材料一般用在涂油防水的包装材料上 。测试的目的是要了解paps是否能从肠胃直接进入血流 , 以及假如paps能直接进入血流 , 是不是随后能进一步分解为pfoa 。结果是肯定的 , 一旦摄入 , paps就会代谢 , 进一步形成pfoa和其他全氟化合物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 直接接触pfos或者pfoa并不是人群中主要的污染来源 , 主要来源更可能是由其他大分子全氟类化学物质降解而成 。
到目前为止 , 共有15种不同的全氟类化学物质获得fda批准用于直接接触食物的包装纸或材料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办公室也对这些化学物质进行了管制 。采用paps的食物包装纸有:微波炉爆米花、装松饼和炸薯条的口袋、比萨饼下面的纸衬、糖果和小比萨的包装盒、三明治的包装纸等 。包装纸上paps的含量可以达到0.5% 。
黄油媒介
奥尔巴尼纽约州健康部的环境化学家坎南(kurunthachalamkannan)是第一个在野生动植物身上发现全氟化物的科学家 , 他说 , 随着对pfoa关注程度的增加 , 人们也有鉴别出额外污染源的需要 。他认为 , 有可能还存在很多未知的污染源 。
早在2005年 , 人们就证实了全氟类化学物质存在于微波炉爆米花的油中 , 并且可以转移到食物 。最近坎南和同事又分析了微波炉爆米花袋子中散发的蒸汽 , 发现其中含有很多种全氟类化合物 , 包括pfoa 。
研究还发现 , 全氟类化学物质在100°c与食物接触15分钟的情况下 , 能以乳化的形式转移到诸如黄油、人造黄油和巧克力涂层等食物中 , 这大概就是最重要的污染途径 。
每种paps污染食品的行为有所不同 。比如有一种paps在黄油中的浓度比在水中浓度高4.5倍 , 比在油中浓度高10倍 。而另外一种paps转移到乳化剂中的浓度要比在油中高800倍 。
斯科特特别指出 , paps降解到pfcas的一些中间产物 , 毒性要比pfos或 pfoa还高 。
污染物来自加工环境?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