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火了,是靠讨好女性观众吗

文/蒋敏玉
《梦华录》播出一周 , 豆瓣开分8.3 , 半天后升到8.8 , 远超年初爆款剧《人世间》和《开端》 , 成为今年评价最高的爆款作品 。
女主角刘亦菲从“赵灵儿”变为茶铺老板“赵盼儿” , 搭配男演员陈晓 , 两位“古偶颜值天花板”的合作使得新剧的口碑和热度快速攀升 。
|《梦华录》火了,是靠讨好女性观众吗
本文图片

电视剧《梦华录》海报
《梦华录》开播以来 , 在微博热搜上相关话题词超过四十个 , 观众讨论从剧里延伸到剧外 。
“嗑到刘亦菲和陈晓的糖、惊叹一下柳岩的演技、顺便骂一下包贝尔” , 成为该剧观众的日常操作 。
除此之外 , 全女性制作班底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
“女导演真好 , 还得是女编剧 。 ”
不过是在讨好女性?
改编自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电视剧《梦华录》 , 保留了女性为男性所骗后互助自救的故事主线 , 又在赵盼儿救助姐妹宋引章的基础上增加了孙三娘被抛弃的戏份 , 最终呈现出三位姐妹共赴东京汴梁创业的剧情 。
|《梦华录》火了,是靠讨好女性观众吗
本文图片

电视剧《梦华录》剧照
能看得出 , 打着“女性”、“励志”标签 , 女性向确实是《梦华录》的创作思路 , 主角们反抗命运、互相帮助的台词、剧情比比皆是 。
刘亦菲饰演的女主角赵盼儿的台词金句是“但凡我决定的事 , 无论如何都不会后悔” , 贯穿剧情始终 。
第十集里 , 花魁张好好因为私人恩怨寻找宋引章 , 见面后两人却因为彼此欣赏 , 坐在亭中一起弹唱 , 令不少观众感慨这才是女性友谊的正确打开方式 。
因为关汉卿的原作在前 , 《梦华录》被和《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 以及根据后者拍摄的另一部电视剧《爱情宝典》放在一起比较 。 三部作品中 , 只有《梦华录》更改了人物设定 , 将妓女改成了乐伎 , 还删掉了原作中赵盼儿和周舍厮混三天的剧情 , 多次提及从良和贱籍、靠一技之长谋生和以色事人的区别 , 引来对该剧不过是在“讨好女性观众”的质疑 。
|《梦华录》火了,是靠讨好女性观众吗
本文图片

近日《梦华录》评分开始下降 。 图/网络截图
在这样的质疑下 , 观众拿出了2003年播出的《粉红女郎》举例 。 那部改编自朱德庸漫画《涩女郎》的电视剧被视作中国内地女性群像剧的源头 。 虽然电视剧中展现了不少独立女性意识觉醒的片段 , 但仍有女性角色争抢暧昧对象的戏码 。
在《粉红女郎》播出一年后 , “中国版《欲望都市》”也出现了 。 这部由四个“大龄未婚女青年”、七十多场恋爱情节构成的《好想好想谈恋爱》 , 主打女性独立与解放 , 豆瓣评分达到8.2分 。 剧中原本不想结婚的毛纳不仅自己最终结婚 , 还给朋友写信称“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 , 她的法是男人 , 天也是男人”的情节被观众认为是女性“独立价值观的彻底崩塌” 。
此后十多年间 , 影视行业被《琅琊榜》《甄嬛传》这样的“大男主剧”和“大女主剧”轮番占领 , 类似剧作中就算出现了有野心、有想法的传奇女性 , 她们的成功也总脱离不了身边男性的支持和帮助 。
2016年《欢乐颂》大火后 , 一批爆款女性群像剧再次集中涌现 。 和男性为主角的剧作不同 , 女性群像剧的特点是将女性作为中心 , 借由不同女性的成长故事 , 将职场歧视、生育困境、身材焦虑和亲密关系失控等现实困境和生活痛点拿出来反复讨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