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四 )



电解质在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可以自由移动
蛋白质不可以在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自由移动
电解质细胞内外不能自由移动
2. 人血白蛋白
人体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60% 。输注 4%~5% 的人血白蛋白将增加与输注量相同的血容量,而 20%~25% 的浓缩溶液则会达到 4~5 倍输注溶液体积的扩容效果 。白蛋白可引起持久性血浆容量扩张,其血管内半衰期为 9.1 小时,故输注时应小心确保蛋白质有足够的水化作用 。蛋白量应受到监控以免循环超负荷或水分过多 。在安全性方面,尽管白蛋白是人血制品,但其仍是所有胶体中最安全的,尤其适用于脓毒血症患者的液体复苏 。
3. 血浆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单位原血中所含的全部凝血因子和其他蛋白 。血浆制品不应作为蛋白质源或营养源,也不应用于扩充血容量,因为白蛋白和(或)其它溶液可提供所需成分且不易引起血浆相关并发症 。
4. 羟乙基淀粉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羟基化而制成的人工胶体液 。临床上最常使用 6%HES(中分子 HES 130/0.4),其渗透浓度约为 300 mmol/L,输注 1 L HES能够使循环容量增加 700~1000 mL,扩容效应能维持 4~8 小时 。羟乙基淀粉导致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很少,但是可引起急性肾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且其发生率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每日最大剂量按体重 50 ml/kg 。
5. 明胶
明胶的扩容量即为输注量,作用持续时间很短(2-3 小时),因其黏稠度与血浆相近,故有增加血容量、血液稀释和改善微循环的效果 。明胶即使是大剂量输入(作为大输液的组分,24 小时输入达15L),也不影响凝血功能和肾功能,但可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在 1/6000 和 1/13000 之间,需保持警惕 。


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①休克时补充5%GS几乎没有增加血浆容量的作用而容易引起脑水肿 。
②补充生理盐水,仅有1/4增加血容量,故给予失血量的3 – 4倍输入才可以 。
③5%白蛋白1000ml 有25%从血管内漏出至间质,增加血容量750ml 。
④7.5%的高涨盐水仅250ml,即可达到增加血浆容量500ml的目的 。
小 结
休克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有效循环血容量及组织器管灌注的不足,本质则是组织缺氧,其恶化是从组织灌注不足发展为多器管功能障碍以致哀竭的病理过程,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 。
因此,迅速改善组织灌注,恢复细胞氧供,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是治疗休克的关键 。麻醉医生通过多种监护仪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结合病因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有效的实施液体复苏治疗,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
部分内容来源于:刘进, 于布为等. 《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于学忠, 黄子通等. 《急诊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
投稿:kmmu163@163.com
欢迎投稿!编辑微信:xyzcn99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