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威:一个从业22年养老人的苦辣酸甜( 二 )


所以从程序上来说、从沟通上来说、从伦理上来说 , 我们都要通知到家属 , 能达成一个共识 , 电话是不能停的 。 现在八九十岁这代老人不少是多子女家庭 , 各有各的想法 , 有时情况紧急 , 我们把老人送医后经过一些简单处理 , 他安全回来了 , 某个家属可能会说 , 他没事你们折腾什么!120急救要花钱 , 上各种仪器检查要花钱 , 那在那个紧急状况下我们该怎么做 , 你能理解吗?
一个家庭一个老人发生这种情况 , 你说那天太忙了;当它集中在一起 , 成为你面对的常态的时候 , 就是一种苦 , 但这种苦还在自己可以调适承受的范围 , 更难的是背后的苦 。 送医的决定谁来做?如果沟通下来达成不送医再观察一下 , 这个决定是家属做、院长做 , 还是当时的总值班做?如果老人在观察期间发生状况 , 家属和旁观者可能会说 , 我不是专业的 , 我们不懂 , 你们是专业的啊!
有的多子女家庭如果有个老大做得了主 , 那还好;如果一个家属说 , 我定不了的 , 要去问问兄弟姐妹 , 那可能一圈电话打下来 , 该耽误的都耽误了 。 但是你没有授权 , 你不是监护人 , 如果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 , 家属、社会、领导、旁观者 , 他会怎么说 , 做了这么多年养老你都不懂吗!我懂 , 但又怎样呢 , 当所有这些日积月累的时候 , 你就会觉得这活太苦、太不可诉说、太没有理由了 。
姚威:一个从业22年养老人的苦辣酸甜
文章图片
姚威受访者供图
有一个家庭 , 老人是我“调访”(调查家访)后进来的 , 入院时70多岁 , 老先生身体硬朗 , 在家里属于说一不二那种 , 6个子女中有在国外的 , 有技术人员 , 也有下岗的 。 子女来求助 , 说老人脾气大 , 他们从时间、精力、专业上很难满足他的需求 , 老人的脾气性格已经到了影响小家庭正常运转的那种程度 。 我去他家里看 , 和老先生聊了很多 。 他爱人不在了 , 子女联系过几家机构送他去 , 他不愿意 , 说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 心理上抗拒入院 。
后来家属说 , 我爸爸说你这个人蛮有趣的 , 没有反对 , 之前都是把人家骂出去的 。 我说好 , 我跟老人再确认 。 后来通过正常程序把老先生接进来了 , 因为他性格方面有些特殊 , 我又在“收住”岗位 , 所以比较关注他是不是适应新环境 , 没事就陪他聊聊天什么的 , 就这样十多年过去了 。 他的子女 , 包括在国外的有时候也会说 , 我爸爸只有看到你会笑 。 后来 , 老人家身体慢慢走下坡路 , 我一直陪伴他走到最后 , 他在医院里过世了 。 他走的时候 , 我已经是“二福院”的副院长 , 十多年的时间跨度 。
没想到这件事后 , 他的一个子女跑到我这边来 , 说老人进来的时候好好的 , 现在怎么就没了?后来我慢慢了解因为家里要分遗产 , 扣除成本 , 他可能是条件最差的一个 , 他觉得老爷子最后住院了 , 福利院里的床位费就该退出来 , 这个成本应该省掉 。 那老先生如果没有去世 , 进了医院 , 这个床位我们要不要给他保留呢?这种情况在老人晚年会发生很多次 , 合约里也注明只保留床位的费用 , 护理、伙食等没有发生的都不算 , 我们的打算不是老人过世 , 是他治疗结束后正常回来啊!
那天老人的6个子女都来了 , 他拿起我桌上的电话要砸过来 。 他说 , 我父亲在天上看着 , 会朝你吐口水 。 我说我就讲两句话 , 第一 , 你父亲在天上看着我会笑 , 会骂你 , 第二句 , 你父亲进来十几年 , 你进过我们院门几次?如果要吐口水 , 不是对我 。 我说你在国外的哥哥姐姐 , 你在上海的哥哥 , 你们所有人加起来得到的微笑 , 还不如你老父亲平时对我的 , 他吃什么药你知道吗?他有哪些病你知道吗?他喜欢吃什么你知道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