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熊猫作家”蒋林:要写出中国自己的“功夫熊猫”故事( 二 )
但实际上 , 蒋林的“熊猫故事”都严格遵照了大熊猫的自然规律与生物属性 , 甚至某些看起来很奇幻的故事情节 , 都是来源于发生在大熊猫身上的真实故事 。
比如 , 蒋林的第一部熊猫主题儿童文学作品《熊猫明历险记》 , 就是以出生于四川的熊猫明的传奇经历为蓝本进行创作的 。 那是1937年 , 熊猫明被非法捕捉、贩卖到英国 , 寄居在伦敦动物园 。 在二战时期人心惶惶之时 , 熊猫明积极、乐观和勇敢的形象 , 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 , 包括当时还是个小女孩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 1944年 , 熊猫明去世的时候 , 《泰晤士报》还特意为它刊登讣闻纪念——这也是《泰晤士报》第一次为一只动物发讣闻 。
文章图片
《熊猫明历险记》图书封面
当时还在杂志社工作的蒋林听说了熊猫明的故事 , 十分兴奋 , 他一直都期待着有一天能讲述关于熊猫的故事:“我当时找了很多成都做文学的人交流 , 我感觉等了我好几十年了 , 不写怎么行呢!”
关于熊猫的故事一旦开始 , 便似乎一发不可收拾 , 2020年8月 , 蒋林出版了第二部熊猫主题儿童文学《熊猫王》 。 《熊猫王》的故事开头因熊猫明而起 , 英国人威廉姆斯想要靠捕获熊猫发财致富 , 并成为新一任“熊猫王” 。 面对非法捕猎 , 中国少年丁默生和所有熊猫保护者展现出了勇气、智慧和力量 。
【专访“熊猫作家”蒋林:要写出中国自己的“功夫熊猫”故事】再后来 , 《熊猫王2:荒野的守望》《熊猫康吉的远行》 , 以及新出版的《熊猫男孩奇幻旅行记》 , 熊猫冒险故事一部接着一部 。 无论故事情节多么离奇 , 蒋林都会恪守一点准则——故事里大熊猫必须要遵循自然界的真实生活规律 。 因为被孩子们称为“熊猫作家”的蒋林 , 已经把“写熊猫故事”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 他说:“我曾经因为喜欢熊猫 , 创办过关于熊猫的杂志 , 所以对熊猫习性和熊猫故事很了解 。 将‘熊猫文化’通过故事讲给孩子 , 我觉得有必要去做这个工作 。 ”
用“熊猫冒险故事”温暖童年
蒋林不仅仅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 , 也是一位小女孩的父亲 。 就如同他在第四部熊猫作品《熊猫康吉的远行》扉页上写的“谨以此书 , 献给我的女儿蒋蔚然” , 在写作的过程中 , 蒋林似乎一直带有对小读者们父亲般的慈爱 , “我觉得 , 一本好的童书应该给孩子们带来积极的、认真的生活态度 , 引领他们正确认识生活 , 让他们对人生永远保持一份热情 。 ”
《熊猫明历险记》《熊猫王》《熊猫王2》结合二战的背景传递反战、和平等思想;离我们时代似乎更近的《熊猫康吉的远行》《熊猫男孩奇幻旅行记》则通过“勇敢的熊猫”的故事教导小读者们勇气、责任、担当等等成长之路上的宝贵品质 。
“比如说《熊猫康吉的远行》 , 熊猫它本身是一个独居动物 , 所以孩子离开妈妈以后此生就不会再相见了 。 故事讲述的就是康吉在离开父母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克服困难的成长故事 。 这和我们的孩子一样 , 爸爸妈妈给了孩子生命 , 但孩子的成长都是在不断远离父母的庇护 。 孩子们需要和熊猫康吉一样 , 独自面对和解决困难 , 最终才能真正长大 。 ”
文章图片
《熊猫康吉的远行》图书封面
“我要永远把熊猫题材写下去 。 ”在未来 , 蒋林仍然会继续带着他的熊猫故事 , 走进更多的学校、书店与社群 , 来到孩子们的身边 。 蒋林说 , 我就是希望通过熊猫的故事去告诉我的女儿 , 也告诉其他的孩子 , 就像故事里的熊猫们一样 , 面对生活 , 要更加积极和乐观一点 , 对生活永远都要有饱满的热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万名教师走万家,“师德师风建设月”宝山这样做
- 写字楼内惊现儿童手写“SOS”求救纸片,人贩子在哪里?!
- 冯巩的“女儿”,16岁出道走红,他的“女婿”是熟悉的他
- 月经不调、脱发、失眠……女性30+警惕“卵巢功能下降” | 健康e起来
- 本文转自:北青网15元就能买个电吹风?安全吗?一、十款电吹风大测评 它会“喷火”!购买时可要擦亮眼睛
- 未央区三星小学举行“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
- 女人夏天涂防晒霜,要牢记这“6不要”,不然等于白涂,很多人犯
- 《外来媳妇本地郎》里“夫妻搭档”和“祖宗组合”到底谁最搞笑?
- 外媒:法前总统奥朗德批前女友罗亚尔及马克龙对普京“太软”
- 返乡任教的“村小”女校长:留住年轻教师,为农村娃点亮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