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肿瘤|“吃得少,活得久”,是否值得学习?德国研究给出了答案


39肿瘤|“吃得少,活得久”,是否值得学习?德国研究给出了答案
文章图片
39肿瘤|“吃得少,活得久”,是否值得学习?德国研究给出了答案
文章图片

节食第54天 , 25岁男子被活生生饿死了 。
25岁的李某因病住进了某老年森林康养中心 , 该中心的气功大师刘尚林曾建议节食治愈其疾病 , 很遗憾 , 李某没有等到这一天 。
在这痛苦的54天里 , 饿了 , 李某一粒米都不能吃 , 只能喝该中心“特产”的山泉水 , 饿到肚子疼 , 就喝热水坚持 , 饿到走不动路了 , 就输液维持 。
在绝食第38天的时候 , 李某就行坚持不住了 , 走不动路 , 可是气功大师还在糊弄他:“再坚持坚持 , 坚持到第60天李某就好利索了 。 ”
在节食后的第54天 , 李某去世 , 这是一起悲剧 , 刘尚林也因过失杀人被捕 。
节食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养生常用的方式 , 一些研究也间接证明了限制饮食可能有助于长寿 , 但是盲目节食非常不可取 , 想要通过限制饮食来治病 , 也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
?一、德国研究:限制饮食 , 或有助于长寿
2019年10月 ,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学研究所、德国科隆大学、英国Babraham研究所和伦敦大学学院等单位进行了联合研究 , 探讨饮食对小鼠寿命和健康的影响 , 发现小鼠在年轻时期开始减少摄入食物 , 并坚持少吃 , 寿命会更长 , 也更健康 。 另外 , 早期限制饮食的小鼠 , 在老年时改成随意饮食后 , 死亡率会迅速提高 , 表明年轻时就养成少吃的习惯 , 并长期坚持 , 才会对健康和寿命有益 。
但是 , 该研究仅仅在动物实验上进行 , 考虑到啮齿动物和人类对禁食的生物学适应性有显著差异 , 这些研究证据不能完全外推到人类 。 当然了 , 适当的限制饮食 , 还是对寿命有些许帮助的 。
【39肿瘤|“吃得少,活得久”,是否值得学习?德国研究给出了答案】
?二、少吃一口 , 多活一天“少吃一口 , 垃圾就少一点 。 垃圾少一点 , 就可以多活一天 。 ”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一直倡导大家要少吃一点 , 尤其是肉 , 因为现在的人吃太多肉 , 身体肥胖 。 少吃一点 , 体内的垃圾就少一点 。 根据比较动物学研究 , 人体的肠胃比较适合荤素搭配 , 应该以素为主 , 适当吃肉 。 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吃太多肉 , 连大便的气味都会不一样 。
饮食与癌症、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 , 这是因为饮食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 吃得太多 , 新陈代谢受到影响 , 体内的垃圾和毒素排不出来 , 不断堆积 , 就会发展成疾病 。
三、限制饮食不等于绝食 , 节食不是人人适用
限制饮食不等于绝食 , 而且节食也不适合所有人 ,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同的节食方法是“轻断食” 。
轻断食在医学上称为“间歇性禁食” , 控制膳食在时间上的限制 , 而不是总热量或者食物种类 。 轻断食能帮助细胞清除或修复受损分子 , 有助于减轻体重 ,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缓解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 , 甚至延缓衰老 。
?目前 , 医学上主流的间歇性禁食方案有两种 , 而且都要求循序渐进来进行:
方案一:每日缩短进食的时间窗 , 目标是每日断食16~18小时 。
方案二:每周有2日限制总热量500卡路里 , 其余5天正常吃(5:2) 。
需要注意的是 , 目前没有临床研究发现轻断食有严重不良反应 。 不过 , 有研究发现 , 轻断食期间 , 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注意补充铁剂和监测血红蛋白的浓度 。 另外 , 轻断食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 , 因此 , 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间歇性禁食 , 密切监测血糖 , 及时调整药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