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学中医|玉屏风散:替你“看家门”的方子!挡住风湿,浑身不疼,请学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这篇文说 , 我想和你聊聊古方 , 玉屏风散 。
这张方子 , 你应该很熟悉吧?它的配伍 , 就是防风、黄芪各30克 , 白术60克 。 研成细末 , 每日2次 , 每次6到9克送服 。 这是最标准的用法 。 按照这个比例减少用量 , 做汤剂来用 , 也可以 。
这张方子 , 我把它的功效 , 比喻成“看家门”、“守大门” 。 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身体的一名更夫、警卫 , 或者说保安 , 专门来守护我们 。
闲言少叙 , 我给你讲一张真实的医案故事吧 。
说有这么一个男子 , 年47岁 , 医案记载姓陈 。
这个人啊 , 工作原因 , 长期在湿地环境下呆着 。
最初 , 感觉上没啥大不了 , 挺好 。 后来 , 他就发现自己的四肢关节 , 出现游走性疼痛 。 今天这里疼 , 明天那里疼 。 尤其是在阴雨天气里 , 这种疼痛感最强烈 。
到后来 , 上述问题愈发严重 。 最近这两个月 , 左侧肩关节胀痛 , 不但抬胳膊费劲 , 连左手握东西都困难了 。
为了改善病痛 , 患者曾经遵医嘱服用很多祛风除湿的中药 , 西药也用了不少 。 但是效果始终不好 。
很多医家就纳闷 , 说这个病 , 就是简单的风湿病 , 很简单 , 怎么就用药无效呢?
后来 , 此人投了一位医家 。 到这时候 , 事情总算有了转机 。
原来 , 这个人脉象细涩 , 舌淡 , 苔白腻 , 仔细询问 , 得知患者平时比较怕冷 , 身体畏寒 , 怕风 , 有时候还冒汗 , 主要是夜里盗汗 。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 , 医家果断书方一首 , 但见——
黄芪30克 , 白术、防风、桂枝、当归、桑寄生、秦艽各10克 , 鸡血藤15克 。 所有这些药物 , 水煎服 。
结果如何?患者连用5剂 , 关节疼痛肿胀现象就好转了 。 随之而来的 , 就是盗汗现象缓解 。
这时候 , 原方不变 , 继续投用30多剂 。 最终 , 患者诸证悉平 。
这是1985年于《上海中医杂志》上刊发的验案 。 我看到以后 , 觉得特别有意义 , 所以收藏至今 。
现在 , 我想和你一起聊聊 , 这背后的学问 。 你可要一步一步地跟住我的思路 。
你看 , 这个人 , 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 , 现在骨节游走疼痛 , 阴天下雨较重 , 肩关节肿痛明显 。
这很显然 , 他是感受风湿了 , 对不对?
有风邪 , 所以才游走性疼痛 。 有湿邪 , 所以阴天下雨较重 。
因此 , 要想改善问题 , 就必须祛风除湿 。 我们看看上头的方子 , 桂枝、当归、桑寄生、秦艽各、鸡血藤这几味药 , 基本以祛风除湿为主 。 鸡血藤和当归 , 养血脉 , 通经活络 。
但是 , 如果仅仅是这些 , 患者一定不会取得好疗效 。 因为类似的药 , 人家早用过 , 被证明无效 。
那么 , 为啥医案里的方子就好用呢?因为它加入了黄芪、白术、防风 。
这三味药 , 你看上去 , 眼熟不?
对了 , 这是我前面刚刚讲过的玉屏风散啊 。
玉屏风散是干啥的?简单是 , 是益气固表止汗的 。 黄芪补益脾肺之气 , 气足了 , 体表卫气才能行使它抵御外邪、固摄汗孔的作用 , 我们才不会怕冷、多汗、畏风 。 白术 , 健脾益气燥湿 , 配合黄芪来固表 。 防风 , 则是祛风湿之邪的 。 因为之前 , 患者卫气不足 , 所以经常被外来的风邪欺负 。 现在 , 用防风 , 把外邪往外撵 , 然后再用黄芪白术益气固表 , 把门一关 。 人体这才会重新归于安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海苔 科学瘦身,不吃晚饭?可以试试荞研社荞棒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单眼皮@宝贝们,内双单眼皮肿眼泡万能眼妆画法!新手也能学会!
- 面的【兰州化妆培训】学化妆是她做得最对的事!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怕啥来啥,原来其中蕴含这样心理学道理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美容帮你有效抚平皱纹的必杀技